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备课教案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二册 23谏太宗十思疏(备课资料)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lzm_1128@163.com

更新时间2011-4-1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课文补注

1.“讽、谏、谤、讥、说”浅析

“讽、谏、谤、讥、说”,这五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字,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字义颇为相近,其实它们的字义是有差别的,下面略作阐释。

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讽”字的意义都是指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对方。在古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

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例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四》),《谏逐客书》(秦,李斯),《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上面三例中的“谏”都是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在大多数场合用作动词,有时也用作名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动词转化为名词,是“纳”的宾语。

特邀主编老师 李子明 点评: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二册 23谏太宗十思疏(备课资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