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语文素材>>语文文本素材

语文: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备课参考资料(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ujunliang@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4-09 08:34:4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本节学习重点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现代汉语中病句产生的原因和病句的类型,学习如何修改病句,以及如何在语言运用中避免出现语病。学习重点是明确造成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修改病句。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求“医”问“药”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例句,学会诊断病句的方法,能够对病句的病因做出正确判断,以避免在语言表达中出现同样的毛病。一、课堂活动步骤(1)读病句,诊病情。教师可以先从本节课的引子讲起,同时让学生搜集并点评其他的主持人在电视和广播节目中的病句。可以先让学生凭语感判断错误,再总结出判断病句的正确方法。也可以先把判断病句的步骤和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再看哪些学生能正确得当地运用这些方法找出病句,哪些学生在分析时还存在问题。(2)析病句,探病因。教师要讲清楚单纯凭借语感来判断病句是不可靠的,要学会判断病句的一些方法。这些广告语的病因主要集中在“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或成分赘余”两方面。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对病句类型和病因作全面分析,可适当讲解本节“工具箱”的有关内容。(3)巧留心,找病句。课堂活动中选取的例句全都是近几年出现在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上的广告。教师可以建议每个学生在课前至少找一条有语病的广告语,分析病因,让大家都做一个有心人。二、相关知识补充(1)综合运用判断病句的方法。用“紧缩法”和“类比法”判断病句有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要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在判断本节活动中的例(8)一句是不是病句时,就是先用紧缩法排除句子主干的错误,再用类比法检查句子枝叶的错误。(2)病句类型的其他一些表现。课堂活动中讨论的几种常见语病中,“搭配不当”还包括关联词搭配不当,如“如果细心检查,才能避免错误”,其中就是关联词“如果”与“才”搭配不当。“成分赘余”如果是同一个成分在句子中重复出现还比较容易发现,如第(7)句中连用了两个“好”造成语义重复。但如果是句子中不同成分语义重复,则可能不容易看出来,比如“为了精简字数,我们只能略加删改一些”,这句话中的“一些”和“略加”也是成分赘余,应该删除其中一个。 2.2 补充课堂活动

特邀主编老师 yujunliang@ks5u.com 点评:

语文: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备课参考资料(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