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文综试题>>文综一轮复习试题

2009年高考热点: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正式开工文综复习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文综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jhyzlsw@126.com

更新时间2009-2-1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21、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部署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是减少排放、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对提高振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保障我国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动工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进程。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