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复习教案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jshajyp@163.com

更新时间2009-9-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1.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字义

分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字音分析

A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字形分析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①“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②“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③“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