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化学教案>>化学备课教案

化学: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案(第2课时)(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沪科版

使用学科化学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hutu1997@163.com

更新时间2009-9-1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五.教学案例

1.回顾并引入

继发现元素的放射性现象之后,科学家们在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发现?

2.教师活动1

当时科学家(包括卢瑟福),已接受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1909年卢瑟福建议其学生兼助手盖革和罗斯顿用α粒子轰击金箔去验证汤姆孙原子模型。

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

A.放射源——放射性元素(Po)放出α粒子,α粒子是氦的核,带2e正电荷,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具有较大的动能。

B.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 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C.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D.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360°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观察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