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例]命题作文:上帝之手(点评)2007-8-11 8:52:00 阅读 参与讨论()

虽然一直知道黄金分割率0.6 1 8与自然万物的某些规律暗暗契合,令人称奇,虽然也一直仰慕达?芬奇或梵高画作的神秘、完美,却不曾像今天这样震撼——《蒙娜丽莎》的肖像中同样无意间遵从了0.6 1 8这个黄金比例,而且几乎所有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都有此特性。原本以为只有神奇的大自然才有资格、才拥有实力自然而然地以最无瑕的比例来定格世界,其实他们毫不逊之!他们——天生的艺术家,才华横溢,天资禀然。仿佛上帝之手紧握着他们的灵魂绳索,助其远离平庸。不经意地,甚至牵引着他们离群索居,继而沦落到流离失所的地步。

尤其是梵高。

在多数后世人的观念里,梵高是上帝之手轻抚过的天才,满面迷蒙,令人捉摸不透,究其一生,则引来无数的景仰和悲叹,细细品嚼,竟会有一种淡淡的遁世奇人的意味。于是,他对艺术的执著,对职业单纯的热爱被宣扬为一个当下流行的名词——追求,并且因为“追求”而苦盈人生,此观点请恕我无法苟同。试问:梵高追求的是后世的惊天一赞吗?追求画作身价百倍,享誉百世吗?或是追名逐利混沌人世?亦或谋求安逸却与世纠缠不清?但是,即使再多的疑问也不能颠覆我心中的梵高。

是的,他沉溺于向日葵的简洁梦幻,像个孩童一般躺在夕阳红透时的田埂边,粗布麻衣亲吻着黝黑的土地,望着微紫的流云掠去向日葵嫩黄面庞下最后一缕光鲜,因静默起伏的风沉醉心神,将自我浸泡在晶莹小虫的低吟浅唱里,末了,一个激灵,一跃而起,火烧般窜回蜗居的小屋,拾起油彩,一笔、一笔,然后忘记了万物……。

旁人的眼界总锁定梵高追求艺术,挥洒奇才,可曾探知,他在有生之年,不过是被一种享受绘画的感觉所引领,以他认为最平庸、最纯美的方式穿梭人生所有的兴奋或不济。甚至于直到天使迎他入住天堂的那一刻,梵高方才意识到上帝之手的存在。倘若我不幸言中,那么,某种意义上,天才的追求与平庸又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有些名号也只是自我的谬断或世人的误论。关键是人生的本质,是上帝之手永远无力触及、掌控的领域。

梵高是对的,人世悲喜两由之吧。

【点评】

平庸和伟大相隔一线间,与其说是上帝之手的偏爱,不如说是天才不曾停歇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即便是上帝之手轻轻抚过的天才,若是缺失了执著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单纯热爱。天才也会被埋没。本文以黄金分割率作为切入点,巧妙、自然,另外文章狗思辨性很强,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8/3333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