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班级管理日记选:知人育人(一)2009-2-23 9:37:00 阅读 参与讨论()

1.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2.彼地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此地的学生;昔日的措施原封不动地搬来教今日的学生,也有可能碰壁。

3.育苗、养花、治病者的对象都不像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那样富于变化,难于认议。教师治的是心病,心病是个难于诊断和认识的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要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心。

4.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学生不像透明玻璃瓶装的蒸馏水,一看就透。一看就透的情况是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包裹的人。

5.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6.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7.自信的心理能使人不断进取,以至创造奇迹。自卑的心理则使人步步加退,以至不可救药。

8.自信,自卑,人皆有之,关键在于如何扶正祛误。应该启发学生经常浇灌、莳弄自信的心理,使之苗壮成长。

9.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幸福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

10.教师疏导的责任是很大的。学生的思想航船既可导向河汊搁浅,也能导入大海乘风破浪。不要轻易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要引导学生去干这样,去干那样。趋利避害,乐以忘忧,流连于美好、广阔的精神境界而忘返狭隘自私的小圈子。

11.教师不仅要从外部输入一些观念让学生接受,而且要善于借助学生美好的心灵基础,从那里面挖掘出美好理想的种子,利用他已有的心理土壤加以培育。这样植根于学生原有心理基础的理想,才易于成长。

12.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去观察,多想学生的难处,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脑子里的方方面面。切忌把一位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只有一种思想的整体,也不允许学生把自己看成一个整体。要想方设法打碎这个真善美、假丑恶混杂而结合成的整体,然后重新排列组合。

13.弃恶扬善决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教师不是板着面孔站在学生对面的上级领导,而是立在学生脑子里扶助上进因素去战胜消极因素的助手。

14.更深刻意义上的教师,就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个性、欲望、素质的教师。

15.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不是一件难事。困难的是如何在一个广阔的时空范围内,使这一火花不仅不熄灭,而且越烧越旺。这就需要在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筑起桥梁。

16.初中学生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是意志比较薄弱,普通中学的中下等学生尤为明显。

意志薄弱是学生目前学习的大敌,也是将来工作的大敌,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

17.许多中国家长对子女是重养不重教。以前是大家纷纷比赛着看谁养得多,即所谓多子多福,至于孩子如何教育气则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

有的重养又重教的家长,也都重家庭教育,但很少有人想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拼命想教育自家的子女成龙,高人一头,为此舍得花大本钱,而社会稍微一重视教育,一提高教师的位置,他们就老大的不痛快。

也有的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但只重视子女的脑子里装了多少对付考试的知识,很少想到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变。

18.教育理论告诉人们,学生,包括成年人在内,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每位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其,头脑中真善美与假丑恶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

19.利用学生脑子里上进的火花去推动他大脑机器的运转,是一种节约能源的好办法。

20.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应当看到他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他心灵的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

21.懒学生,爱拖拉的学生,也有不懒、不拖拉的时侯。不信,看看在考场上,他们不也很勤奋、很会抓紧时间吗?

应该想方设法,创造和考试基本相同的条件,使懒学生勤奋起来。

22.使学生感到幸福,也应使用两种方法:一方面多让学生吃苦,使他们从吃苦中感受到休息娱乐的甜,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生活、学习过程的甜。另一方面,给学生的休息、娱乐以及多方面的兴趣以适当的位置,适当的安排,使其感受到幸福。对目前的学生,更多强调的还应是前者。

23.淘气的学生在几年的淘气史中,会有过上百次的自食其言,会有过上百次拒绝良言相劝,会有过上百次逃避父母管教,会有过上百次敷衍老师。

对我们某一次成功的教育来说,只要不是第一百零一次拒绝、敷衍,只要有了一步朝前面的跨越,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期望过高,期望过高,既不利于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改过的信心。

24.学生做错了事,请学生写清过程,请学生写清心理中两个自我争论经过,比起只是批评,只是由老师告诉他们别这样那样做好得多。

25.指导学生少注意结果,多分析过程;指导学生少计算名次,多用力气缩小和第一名的分数差距,这样就容易静下心来,一点点的多干实事。

相关文章

   魏书生教你如何转化后进生 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法
   魏书生激励学生学习的高招 魏书生班级管理日记选:开发大脑资源
   魏书生:适当搞搞“高效”学习日 魏书生班级管理日记选:知人育人(二)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