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海高校“航母”--青海大学改革发展纪实2007-11-24 16:35:00 阅读 参与讨论()

    省委书记强卫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特色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力争青海大学早日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青海新闻网讯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的目标是,在国家和省上的重点支持下,在清华大学全方位的对口支援下,努力把青海大学建成办学水平较高,整体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党委书记乔正孝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如果我们把青海高校比作是一列正在海上航行的舰队,那么青海大学就是这列舰队中的“航母”。

  成立于1958年的青海大学只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化的大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国家教育部、清华大学的帮助支持下,学校发展一年一大步,八年跨上八个新台阶:

  2000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高校;2001年国家教育部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取得农科类硕士点零的突破;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2004年顺利完成医学院并入的布局结构调整;2005年-2006年实现工科硕士点、法学类硕士点特别是博士点零的突破;2007年教育部增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学校实现一本招生零的突破。

  从一个不起眼的西部末流大学,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成为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干,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教育部、清华大学的领导到青海大学考察调研,他们对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无不啧啧称奇!

  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就是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清华大学派来的校长陈强无不感叹地说。

  回顾青海大学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一部学校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发展、创新的历史。

  世纪之交之初,学校进入了改革、发展、创新的新阶段。

  基础篇

  底子薄、基础差是制约青海大学发展的重要瓶颈。

  自1997年以来,青海大学经历了三次结构布局调整,先后将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合、组建为新青海大学。学校本着“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为辅”的原则,以特色谋支持、以项目争资金、以实干求发展,投入国债资金8000万元,自筹资金3000万元,建成了综合教学楼、工科实验楼、农科实验楼、基础课教学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楼和科技馆;利用银行贷款项目和社会融资,修建了医学院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设施,投入1700万元自筹资金,用于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校舍总面积由2002年的30万平方米增加到60万平方米,增幅100%。争取到5000万日元的日本政府文化无偿援助资金、288万欧元的意大利政府无偿援助资金、300万元的香港邵氏基金、自筹1700多万元以及各类捐赠35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新建、改建和扩建了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水利学、生物学基础、金融模拟等教学实验室,使实验室总数由2002年的45个增加到76个,增幅68.9%。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由2002年的2647.33万元增加到7357万元,增幅177.9%;图书馆藏总量由2002年的80万册增加到115万余册,增幅43.8%。同时还利用香港李嘉诚西部校园网工程项目1440万元资金,建成了校园网,为校本部购置1330台微机,装备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育教室和CAD教室,全面提升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校园建设水平,目前,开机率达到100%。各项办学条件的较大改善很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求,也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办学投入的资金超过前40年投入的总和。

  质量篇

  教学质量是关乎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龙头,是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青海大学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合理规划学科专业,本着“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原则,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学科专业。针对青海省地质类人才奇缺的实际,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支持下,复办了地质工程系,开设了资源勘察工程专业;根据我省人才结构特点,在清华大学的帮助支持下,成立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结合青藏高原生物资源丰富、独特的实际,成立了生物科学系和药学系,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0个本科专业,使本科专业由24个,增加到55个,增幅129%;硕士点由13个增加到23个,增幅77%,新增博士点2个,1个联合招生博士点。学校的省级重点学科由2002年的6个增加到14个,增幅13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大学根据我省确定的支柱和优势产业,结合我省“十五”、“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整合、更新和改造力度,增设了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资源勘察工程、藏医藏药、高原医学、农畜产品加工、旅游管理等专业,使学科专业的设置紧贴青海省确定的四大支柱产业和四大优势产业,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课程建设在清华大学教授团的指导下,完成了高等数学等6门重点课程的建设。5年来,“省级精品课程”由4门增加到18门,增幅350%;“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由10门增加到15门,增幅50%。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目前,青海大学是我省惟一设有工、农、医、管等学科较为齐全的高校,已建成7院、29个系、12个研究所(中心);2个医学类博士授予点、1个联合招生博士点、2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优势专业、55个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1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科。

  几十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紧贴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实际,着力建设和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力地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也才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多做贡献。

  教改篇

  2000年以来,学校本科招生生源地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显著提高,但也给组织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新生的英语等基础良莠不齐,大一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从2001年起开始尝试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影响面大的课程中推行分级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将分级教学的课程面扩大到了大学物理及实验、基础化学等课程。同时,注重分级教学计划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2003年开始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因材施教示范班”,不仅满足了“因材施教”的要求,为优秀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校内形成了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学风引领小团队,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自2003年开始,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免试直推四批37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内地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此举在青海高校中是首家,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改善生源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根据我省地质类人才断层、地矿行业人才短缺的实际,青海大学还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探索新的办学模式,积极与省国土资源厅、西部矿业、盐湖集团、省煤炭地质局等单位联合开办了资源勘查工程、测量工程、盐湖化工等专业,编制教学计划,构筑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订单式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本科生,这批毕业生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优势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为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开通了《清华大学教育在线》,开设了20门由清华名师讲授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确保2006级以后的学生都能学习到1-2门清华名师讲授的课程。学校还开展了3次“夏季小学期”活动,接待、安排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院士、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百余场,举办了百余个培训班,受益师生近3万人(次)。

  根据青海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实际,青海大学自2005年起,启动了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工作。新教学计划坚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素质教育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为原则,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数,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现了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上的模块化教学特点;引入了弹性学制、学分制等新概念。通过以上改革,使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求教师在任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围绕培养目标认真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建立了课前填报《青海大学教案卡》制度,精心安排每一堂课。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2001年,学校启动了全校性学生评教活动。目前,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教活动。建立和完善了以校督导室专家听课、教务管理人员听课、教研室教师相互听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为主要内容的评教评学活动,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的评估检查制度,并实行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以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000年以来,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构建了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课程体系,适当压缩了理论课课时,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课时,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确保学生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还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多方筹集建设经费,利用省部共建和财政部专项资金以及自筹资金,修建、改建和扩建了大学物理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青大-清华远程交流中心、水力学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基础工业训练基地等一批在西部处于先进水平的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利用意大利援助资金改造了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等10个专业实验室。加强了基础化学、医学临床技能综合、自动化、盐湖化工、高原医学、公共卫生、电子电工、基础力学等实验室建设。新建了电子商务、会计模拟、金融模拟等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实验室达到7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735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6407元,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学校广泛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合作,加强和规范实习基地建设,建成校内外实习基地163个。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学生实践与创新意识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三年来,青海大学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保持在81%以上,2007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0%。

  人才篇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高水平师资力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青海大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人才强校”战略和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以加强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与政策,实施人才培养的“十百千工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2001年,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针对工科和管理类学科教师资源相对紧缺,离岗进修难度较大的实际,积极争取清华大学支持,从2004年起在校内开设了为期三年的2个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训教师61人。针对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学校建设发展需要,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亟待提高的实际,一方面积极推行老教师传帮带,组织各种类型教学竞赛、多媒体课件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研室评课、说课等活动,另一方面,单列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外出作各种类型的进修学习和访问深造。2002年以来,先后选派965人(次)的教师参加了国内外的各类学习、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

  同时,注重吸引国内外高学历教师及留学归国人员,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兴建高层次人才公寓、提供科研启动费和生活补助金,安排主持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增强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校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热情。近几年,聘请清华大学专家、教授来校开设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及师德建设、教师修养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和专题讲座,受益教师近5000人(次)。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学校师资队伍的总体结构合理,高职称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主导优势明显,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增长较快。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54.2%,硕士学位获得者289名,博士学位获得者34名,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4.4%。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逐步建立起一支符合青海大学未来发展要求的教学科研队伍。老教师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积极上进,健康成长。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逐年增加,涌现出了格日力、黄梓平、王建军、郭永发等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

  在注重教师队伍培养的同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力求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激励学生养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学校通过社会赞助、自筹资金等方式,设立了“青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青海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励基金”,实行了“国家奖学金”等28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助、学、贷基金,2004年以来奖、助、学、贷总金额达2961.97万元,累计资助学生28718人(次)。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采取奖、贷、助、补、减、免、勤等多位一体的措施,确保任何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学校专为贫困学生设立了“爱心基金”、“青海大学特困补助基金”、“祝你成才———爱心捐赠助学金”等,向贫困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等助困经费,专门设立了的“勤工助学基金”,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勤工助学补助。在物质帮扶的同时,学校“绿色空间社”等大学生社团组织,对贫困生既扶贫又扶志。通过多渠道的帮扶、激励,广大贫困生自强自立、积极进取。一批贫困生通过校内外勤工助学增强了自立能力,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通过获得各种奖学金,顺利完成学业。

  近三年来,青海大学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等活动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CCTWB杯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2001年和2005年青海大学8件作品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2005年,在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排名活动中获得第23名的好成绩。 2007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全国重点院校参加的“‘因特尔杯’大学生技术创业邀请赛暨纪念清华大学创业计划10周年邀请赛”中,学校段晶等4名同学制作的“唐蕃古道电子商务网页设计”获第四名,并获得优胜奖,体现了青海大学学生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青海大学累计培养了五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事实证明,在“孔雀东南飞”、人才外流严重、引进困难的现实条件下,青海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长期扎根高原基层,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为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州、地、市、县基层人民医院、兽医站、草原站、畜牧站、工矿企事业等单位近50%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青海大学培养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海大学撑起了为青海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半个天。

  开放篇

  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是青海大学快速发展的“秘笈”。

  2001年,国家教育部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学校紧紧把握这一机遇,积极与清华大学协调、沟通和联系,邀请清华大学一批批教授来校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开展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工作。清华大学把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当成“政治任务、全员任务、长期任务”,倾其全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支援,有力地促进了青海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西部清华模式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2005年和200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院校,并且得到国家教育部批准。

  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校长顾秉林、副校长岑章志以及清华大学前任和现任校领导都曾到学校指导工作。青海大学校领导每年也要多次赴清华大学等对口支援院校考察、学习。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已派出四批教授团40名教授定期到校指导工作,派出407人(次)的专家、教授到校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先后派出了李健保同志、陈强同志出任青海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也先后选派中层干部到校任职。青海大学也先后派出233名教师、管理人员到清华大学进修学习,有近5000人(次)的教师以各种方式参加了清华大学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或学术活动。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有力地促进了青海大学开放办学,促进了教职工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下,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编制完成了青海大学建设发展规划,完成了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工作,勾画了青海大学未来发展的蓝图。通过对口支援工作,青海大学发生了巨变,正在向高原名校的目标迈进。

  青海大学不断巩固与国内名牌高校间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校际关系的同时,与留日博士专家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成功对接了53项科研课题。此外,学校根据青海实际,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开办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由青岛昊特公司投资200万元,联合组建新材料实验室。与日本高知工科大学签署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学校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先后派出77名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外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技术培训,接待外国来访外宾83人(次)。承办了青藏高原地区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发及应用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和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中日韩”三国新材料研讨会等国际会议,使学校与科技界、西部高校间和世界各国加强了交流,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科技篇

  教学与科研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校科研工作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研的支持。因此,学校十分重视科研与教研工作。五年来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291项。累计科研总经费11619.1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

  学校在高原医学、高原农牧业、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高原建材、水利水电、柴达木循环经济等优势特色学科领域的研究项目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不仅解决了我省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突出问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校主持的“青藏高原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实现了施工人员无1人死于高原病的目标;“高原春油菜繁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高原地区冷凉气候环境下春油菜的增产难题,提高亩产100余公斤,在甘、青、宁、新、云、贵、川、内蒙等省区推广百万亩,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被群众称誉为“致富油菜”;“脱毒马铃薯技术的研究”,提高后的亩产达到8000余斤,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环境下马铃薯的增产问题,被群众称为“脱贫洋芋”;“高原花卉种植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高海拔地区花卉种植的一些问题,增加了高原农牧民的致富途径;“高原优质牧草选育技术研究”和“高原家畜营养舔砖技术”等项目的研究,解决了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养畜饲草、饲料等一些突出问题,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恢复、保护和农牧民群众的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盐湖化工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青海柴达木地区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近几年,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支持、主动服务,为社会举办了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了2万余名农牧业、医疗卫生、建筑工程、水利水电、财务会计等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为我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提供了积极的服务。青海大学与我省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优势产业紧密相连的各优势特色学科开展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突出青藏高原资源特色,为促进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海大学通过布局调整,实现了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化,加快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者: 毛翠香)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