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2007-4-17 8:13:00 阅读 参与讨论()

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 中国大陆恢复高考整整30周年了。出现这样一个名词本身就是古怪的和不正常的,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健康的发展,是不应该有这样的“中国特色”的。

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 
 
 
    中国大陆恢复高考整整30周年了。出现这样一个名词本身就是古怪的和不正常的,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健康的发展,是不应该有这样的“中国特色”的。
    现在有人把这事“评估”为“国家和时代的拐点”,而且还是“挽救民族和国家的关键一步”,这样的褒奖是否属于夸张有待商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一个宽泛的角度去审视,“恢复高考”不仅仅是“拨乱反正”,还是一个国家对公民享受教育权利的无条件认可,更是社会开始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只是当初为社会和历史现状所限,人们的思维水平还没进步到相应的程度,所没有认识到它的发展意义。总而言之,评论一个事件或时期,一定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尽量趋于公平和公正。

    对当年《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以头号新闻发布这么一个消息,很多80后出生的人不理解,说是这样的小题值得大做吗?他们的这种“不理解”,是因为受商业功利时代的环境熏陶,使整整一代人在“一切向前(钱)”中成长,他们不知晓意识形态社会对国人思想束缚的可怕。所以,对大陆80后一代在社会近代史常识上表现出了大面积的浅薄和无知,人们不要求全责备,就像我们以前曾说过的“十年文革贻误了一代人”一样,近十年来社会风尚的堕落和恶俗,培育了一大批唱“喜刷刷”,但不知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的“超女和好男儿”,这也属于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与时俱进”和“时代的需要”,今天的大学已根本不能和“恢复高考”时的大学同日而语,不要从理论到实际赘言论证,我只需说几个数字便可得到佐证:1、当年全国高校录取新生27.3万,而参加高考的人数是570万以上,录取率是3%,而2006年全国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就将近35万人;2、1982年77级毕业前夕,上海高校曾“五世同堂”(五年制、六年制医科除外),但全上海所有的大学在校生一共才5万出头,但今天上海一所大学的在校生就已逼近这个数。所以,前后大学的“教育方针”迥异,这完全正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前者是精英文化教育,后者则属于大众普及教育,而现在,正大步滑向职业教育。

    今天,当年有幸跻身于“恢复高考”行列的当事人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那个令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很好,至少还有一代守住传统的人。因为30年前,当他们从高粱地、橡胶林、稻田、军营和车间走上考场时,就已经证实了那是一场几近伟大的“教育复兴运动”,这绝对不是什么夸大其词,而是被今天的社会现实所证明了的,而且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因为,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在今天社会上的作为,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佐证。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4/1340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