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4月调考触摸高考走势2007-4-17 8:24:00 阅读 参与讨论()

语文:内容创新选材新颖鲜活

 

试卷特点———

1.纵观4月调考语文试卷,试题从结构、题型、能力立意方面,均贴近我省高考《考试说明》坚持“稳定为主”的方向。

从试卷结构上看,选择题15分,分别考查拼音、错别字、成语、病句、标点符号,与我省2006年高考语文卷保持一致;此外,科技说明文有4道题,共8分。文言文选择题有3道,共9分。文言文翻译题有3道,共10分。古诗词鉴赏8分,文学常识和默写6分,散文阅读题18分,语言运用题12分,作文60分,这些均与去年高考试卷一样。

2.试卷体现出高考命题“内容创新”的思路。

比如,在2006年语文高考卷中,文言文选择题考试内容为《颜氏家训》,属议论文。此次调考卷考试内容为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属散文,体现出高考命题“内容创新”。这一特点要求考生能适应多种文体的阅读,考生须将全文理解透彻,才能合理作答,有一定难度,考生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3.作文体现出“关照现实、关注自我”的一种命题导向。此次调考,作文题为“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的利与弊”。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考生可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思考,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谈“利与弊”,写成议论文。同时,考生也可通过自己身边的事,谈新技术的“利与弊”,写记叙文。

复习建议———

1.写作文要“自然为文”。现在的考生作文,“总领句+例子”或“开头采取‘大而空’的排比”之类的训练痕迹太明显,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技巧有余而灵气、个性不足。因此,从命题者思路来看,考生要写自己熟悉的、有真实感受的生活,并置身文中,表达真情实感;那种片面追求技巧、“匠气”十足的作文在高考阅读中是难获高分的。

2.做题时要注意“回归课本”。此次调考填空题,考查的多是课本上的内容。与此类似,2006年高考语文卷第21题是一道深受好评的试题,但学生得分并不高,主要原因就是考生对《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等剧本的剧情不熟悉,有的考生对剧本的作者都不知道。而这些都是课文内容。近两年,很多考生因为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而丢分。

 

数学:平稳适中紧贴考纲

本次调考的数学卷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题、难题、怪题。试卷结构、命题思路、题型题量上紧贴今年高考大纲,考纲要求考查的知识点在本套试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试卷非常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套数学卷对学生而言入手容易,但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也容易丢分。容易丢分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题:

选择题第9题,该题是道解析几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设置了一定的“陷阱”,学生在做图时若缺乏全盘考虑极可能丢分。第13题为填空题,难度在于不等式的分母中出现了绝对值符号。该题既考查了学生解不等式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有力的考查。第19题解答题难度不是太大,但却是本套数学卷中运算量最大的题目,学生容易因粗心而造成失误。

第20题解答题是一道函数题,也是去年高考中出现的经典题型。该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解题能力有很高要求,而且学生容易将其与“恒成立”之类题型混淆。第21题解答题为数列知识题,数列知识一向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并且该题还与函数、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难度颇高,可以说是本卷中的拔高题。尤其是第2问和第3问,相当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数学调考试卷最大的特点是平稳适中,或许能从中反映出今年高考的一些命题趋势,学生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高考。

本次调考对学生今后复习提出了要求:1.复习中回归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定理、例题等基础知识。2.复习中切忌“题海战术”,莫死抠偏、难、怪题。3.对于基础题,学生应该多角度思考,寻求一题多解,注重方法的归纳和梳理。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4/1347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