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迎接新的长征的挑战2008-10-10 9:19:00 阅读 参与讨论()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应该是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意识的培养,其次是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最后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确立。而在全国上下,共同欢庆新中国成立59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中国长征胜利74周年的纪念日。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大规模战略转移。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排除万难,走完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错误,战胜千难万险,引以为自豪的英雄史诗。它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而且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漫漫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惊天地,泣鬼神,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体会得到其中的艰辛。长征途中,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为了革命胜利,无数先烈战死沙场……在千年不化的雪山上,红军没有冬衣,没有退路,寒风刻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草地上,人迹罕至,没有道路,没有食物,一不小心,或是只要停留半步,随之而来的就是死亡的陷阱,就有可能葬身泥潭,但我们坚强的红军战士都咬牙挺过来了。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莘莘学子,我们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去奋斗,要我们自己的执着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一定能够抵达成功的彼岸。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主人,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已经传接到了我们的手中,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优越的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74年,但它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万古流芳,让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希望我们都能认真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的挑战!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