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2012-10-30 10:17: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人口数量 12.95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05年1月6日)

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中国民族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主要铁路干线 5纵3横(京沪,京九,京哈-京广,焦柳,宝成-成昆、

京包-包兰,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长江对外贸易港 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 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主要的商业中心 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革命圣地、民族风情。

四、我国的国土整治

三大自然区及其划分依据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和地貌)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热量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距海远近水分差异)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高低)

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中部、西部(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

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其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原因、社会和经济原因)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国土整治的概念 对国土资源拟定规划,提出措施,制定政策的国土管理工作。

我国开展国土整治的背景 ①地域差异显着②人口众多③基础薄弱

我国国土整治的主要工作举例 ①大江大河②跨流域调水③防护林建设④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我国区域发展 ①战略步骤②方法(分析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

遥感技术(RS) 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航片和卫片)。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①脆弱的环境②尖锐的人地矛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①自然原因(土质、气候)②人为因素(毁林、轮荒、开矿)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②扩大林草③改善天然草场④开展土地复垦

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保塬、护坡、固沟)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