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口与城市22012-10-30 17:06: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口与城市2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

地位

分布

特点

商业区

占地小

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

占地较大

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占地最广

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低级城市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