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归纳22012-10-30 17:10: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归纳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10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02.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103.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104.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05.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106.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107.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108.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109.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110.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11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112.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13.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114.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11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11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117.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