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导学

2009年高考语文诗歌热点预测:苏轼诗词专题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mlxq369@yeah.net

更新时间2009-4-1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二、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晰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三、苏轼生平
    他的父亲苏洵,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参加礼部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