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历史素材>>历史文本素材

历史素材:人教版和人民版公共知识比较4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ljk-1006@163.com

更新时间2009-8-1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级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级

三级

考点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9月,在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101日,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纲领)。

开国大典1949101日。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地点19549月、北京。

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此为史论共享)人大制是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初步建立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此为人教版仅有)

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意义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此为史论共享)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法律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

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人教版小字与人民版正文对应)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此为史论共享)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