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备课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之教案8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lxs_hehe@163.com

更新时间2009-9-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有标记的判断句

    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1. 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的标志还有“为”、“乃”等。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如: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

    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

    当时“为”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是”。

  2. 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

    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按理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有“者”也有“也”。如:

    1)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

    3)“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这一类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顿,最后用“也”加强判断的语气。有“者”也有“也”的判断句是比较多的。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