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历史:5.2《新文化运动》基础训练与能力测试(岳麓版必修三)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岳麓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weihuige@163.com

更新时间2010-12-2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第23课  新文化运动
  【典型例题】
  例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是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继续处于封建专制黑暗统治之下②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③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④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不要理解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社会条件。背景与条件的涵义不同。背景指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概念范围较宽;而条件仅指历史事件发生的有关因素,范围窄,它与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其与事件本身的内在联系而言,前者较松疏,后者较紧密。背景一般情况下包含了条件在内。本题中的①②属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③④属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条件,也可看成背景的一部分。
  【答案】d
  例2.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
  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d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实质,要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前期新文化运动以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们针对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和专制独裁而在文化领域掀起的反封建斗争,所以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正确答案是d。至于a项,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而非本质,c项也不能反映这场运动的实质。
  【答案】d

特邀主编老师 魏会阁 点评:

历史:5.2《新文化运动》基础训练与能力测试(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测试题,包含基础训练和能力测试两部分,值得下载!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