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语文试题>>语文单元测试试题

语文:高中语文精练精析 第13课 春之声(粤教版必修3)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粤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lzm_1128@163.com

更新时间2011-1-1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月亮为什么是“方方的”?它为何“消失,又重新诞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坐在闷罐子火车里,从小方窗向外看,只能看到方形的月亮。因为火车在移动,有窗外的障碍物的遮挡,所以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一时消失,一时又诞生。

2.这一段文字是典型的“意识流”,简要叙述一下主人公岳之峰意识流动的轨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其意识流动。

答案:这段文字主要是一种由声音引起的意识流,“咣”——“下起了冰雹”——“铁锤砸在铁砧上”——“车轮撞击铁轨”——“《泉水叮咚响》”——“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京剧锣鼓里有噪音”——“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听到门咣地一关,因为车厢里面一片漆黑,所以听觉特别灵敏,火车在移动,于是意识随声音流动起来。

3.这段文字中暗含哪几组对比?其用意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邀主编老师 李子明 点评:

语文:高中语文精练精析 第13课 春之声(粤教版必修3),欢迎下载!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