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高考模拟/高考冲刺

山西太原市2011届高三模拟试题(二)(语文)

资料类别试卷

高考模拟/高考冲刺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zhuxingyu@163.com

更新时间2011-5-1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芍药的意象及其意蕴异常丰富。 芍药的文学形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在先秦乃至秦汉,因了古代先民对散发香味的花草枝叶存有特殊的崇敬与钟爱之情,它的主要意象是“香草”。《诗经•郑风。溱洧》有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关于“赠之以勺药”这一行为的含义,目前公认最传统也最合理的是“结恩情”之说。 既以“结恩情”的意象出现于诗经中,后世作品中芍药也就成了“别离”和“多情”的象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勺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因此芍药又有“将离”、“可离”的别名。在诗人的笔下,就有“多情红药待君看”(韩元吉《浪淘沙》)等句。同时,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也使芍药意象着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唐代诗人钱起写下“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令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特邀主编老师 ks5uwl@163.com 点评:

无答案。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