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高考预测/高考押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高考仿真训练题(语文)

资料类别试卷

高考预测/高考押题 

提供方式校园通专享

下载扣点45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林森森

更新时间2011-5-3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高考仿真训练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

原始社会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感情。这些动作,有的后来成为社会生活的习惯,并常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利用其中某些习惯,加以改变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正规的“礼”。“礼”成了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和对民众进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跪拜礼”是中国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

人类在刚刚能直立行走时,他们的行走姿势、大约跟现在动物园中猩猩单用后肢行走时的姿势差不多,弯腰曲背、身体前倾、步履蹒跚,前肢下垂、离地面很近。以这种姿势行走的人们,当他们站定表示友好或敬意时,前肢着地、后肢弯曲就是很自然的了。人类的先祖在静止时比行走时更不易保持直立,这一点,在近代力学中是找得到原理的。已经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做出的后肢弯曲,前肢着地的姿势,就是跪拜礼的雏形。

 

特邀主编老师 丁宏梅 点评: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高考仿真训练题(语文)名校试卷,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