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点点空白悠悠情思2006-07-03 19:48:00 阅读 参与讨论()

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百转千回,你,悄悄地沉睡在米洛斯那片神圣的土地上,直到重见光明之日,你,这位美与爱之神,复苏之日,尽管已失去那两条玉臂,却收获了惊世的美,绝伦的美,维纳斯的美。你那优美流畅的线条,凝聚于那断臂之处,空荡荡的,却又如此丰富,那一刻,那片空白,激发出多少人心中的维纳斯。那一刻,那片空白,让美延伸,让爱丰满。 留一点空白,是智者的思考。有形的事物往往太完满,太逼真,太无破漏,然而,思维往往会因此而凝固局限于眼前那具体的实物。中国的智者在几千年前,或许已领悟到了这一点。中国画的独特的空白,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想象与思考。大师齐白石画鱼画虾,或简约地勾勒几抹墨,看似率性而行,看似恣意而为,看似空白无实,孰知,那一片片的空白,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画气”,观者也会因此而富于想象,那鱼那虾,瞬间便随思维活跃起来,在想象中,游走,嬉戏。 十分灵动,十分深沉,空白的妙处就在于将有限的山水湖月,有限的喜怒哀愁,幻化出许多无限的思维碰撞。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何等契合,不需过多的倾诉,那一瞬间,也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同情,哀愁,凄清,柔美,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是那几个字所能表现的?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点空白,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那份空白,才会巧妙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串联起来。 在空白中,我们与历史对话,与先哲交流,留点空白给自己,给别人,这是思想上的跃进,境界上的提升。 泡一壶清茶,倚着那棵古槐,仰天望去,青空上纵使无浮云朵朵,无驯鸽飞过,但也许,你品味到的,是那个哀怨的宋朝女子浅浅的吟唱,是那个多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是那份空白,宁静而又深远。 点评: 这是一篇美文,作者知识面广,历史、美学、绘画、诗歌、人生都涉及到了。 语言轻快、流畅,散文的笔调,古今中外娓娓叙来,视野开阔,文思敏捷;且由于事例凝练、细节典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泛泛而谈的毛病。 题目“点点空白,悠悠情思”,乃作者有意为之,叠字、对称都算用得不错。 (点评人:俞发亮)
  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百转千回,你,悄悄地沉睡在米洛斯那片神圣的土地上,直到重见光明之日,你,这位美与爱之神,复苏之日,尽管已失去那两条玉臂,却收获了惊世的美,绝伦的美,维纳斯的美。你那优美流畅的线条,凝聚于那断臂之处,空荡荡的,却又如此丰富,那一刻,那片空白,激发出多少人心中的维纳斯。那一刻,那片空白,让美延伸,让爱丰满。

 留一点空白,是智者的思考。有形的事物往往太完满,太逼真,太无破漏,然而,思维往往会因此而凝固局限于眼前那具体的实物。中国的智者在几千年前,或许已领悟到了这一点。中国画的独特的空白,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想象与思考。大师齐白石画鱼画虾,或简约地勾勒几抹墨,看似率性而行,看似恣意而为,看似空白无实,孰知,那一片片的空白,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画气”,观者也会因此而富于想象,那鱼那虾,瞬间便随思维活跃起来,在想象中,游走,嬉戏。

 十分灵动,十分深沉,空白的妙处就在于将有限的山水湖月,有限的喜怒哀愁,幻化出许多无限的思维碰撞。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何等契合,不需过多的倾诉,那一瞬间,也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同情,哀愁,凄清,柔美,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是那几个字所能表现的?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点空白,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那份空白,才会巧妙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串联起来。

 在空白中,我们与历史对话,与先哲交流,留点空白给自己,给别人,这是思想上的跃进,境界上的提升。

 泡一壶清茶,倚着那棵古槐,仰天望去,青空上纵使无浮云朵朵,无驯鸽飞过,但也许,你品味到的,是那个哀怨的宋朝女子浅浅的吟唱,是那个多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是那份空白,宁静而又深远。

 

 

点评:

这是一篇美文,作者知识面广,历史、美学、绘画、诗歌、人生都涉及到了。

语言轻快、流畅,散文的笔调,古今中外娓娓叙来,视野开阔,文思敏捷;且由于事例凝练、细节典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泛泛而谈的毛病。

题目“点点空白,悠悠情思”,乃作者有意为之,叠字、对称都算用得不错。

(点评人:俞发亮)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6-7/388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