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试题提高信息能力2006-9-8 8:18: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信息能力

  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考生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

  一、试题信息呈现的形式和特点

  政治试题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情境文字类。不仅指诗词、成语、格言、谚语和名人名言等文字,而且还包括图表说明、引文以及必要的“注”等。这是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信息的最基本方式。

  2.漫画类。是以一幅、一组漫画或图文结合的内容作为背景,通过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以辛辣、幽默、讽刺的方式来批评生活中一些错误思想或行为的形式。

  3.数据图表类。是用图表、图示、曲线图结合一定的文字、数据等作为背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辩证地分析概括其中的现象、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措施、思路等的形式。

  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思路和方法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准确把握信息的性质是获取和解读的前提。现以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8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中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高考试题所提供的文字背景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认真的研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关键词句,这将直接影响考生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例题中,从材料一可获取的信息是:从表注可知图1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图表。横向从历史角度看,GDP与能源消费均逐年增长。纵向从GDP与能源消费对比看,2002-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4-2005年,能源消费率增长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

  材料二中指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条重要背景信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国家、企业、个人都应有具体行动。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才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审题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前提。一审标题。如图表题,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审好标题有助于对图表所反映的中心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审图表。要弄清图表有几个要素、几个层次,这样做有利于全面地组织答案,从而避免要点的遗漏。三审表尾。一般表尾是以注的形式出现的,是对图表的补充说明,对答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表主要有表格、饼形图表、数轴等。不同类型图表提取信息方法也不同。如表格图,表格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对此可按时间顺序纵向比较变化发展的趋势,按项目类别横向比较不同项目的不同地位和比重等。饼状图主要体现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搞清楚整体表示什么,不同部分分别代表什么,然后从一个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变化比较中,分析现象,揭示原因。数轴类分为曲线型和柱状型。如果是曲线型,应把握曲线变化的情况,理解两变量的关系。如果是柱状型,应分析纵横两轴所代表的变量变化情况,同时,还要比较柱状体之间的异同,而且要特别注意较长或较短柱状体所代表的信息。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高考试题提出的解题要求通过所设置的问题体现,问题一般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以首先要提取出理论、实际和联结点三个部分的关键词。理论部分抓“范围关键词”、实际部分抓“主题关键词”、联结点部分抓“方向关键词”。

  例题中,问题(2)中“运用经济常识”为范围关键词,“结合材料一、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为主题关键词,“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方向关键词。问题(3)中“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为范围关键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主题关键词,“运用原理加以说明”为方向关键词。

  选择题中联结点部分更要抓住如经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哲学道理,措施是、制度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等“范围关键词”;最、根本、最根本、主要、重要、最重要等“形容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动员关键词”。

  为此,训练中,一要把握考查角度。明确知识和原理属于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如是哲学,应弄清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二要把握考查的实际问题。要对近年来特别是一年来国内国际大事,特别是国内重大实际问题予以关注,要通过专题复习,系统掌握各个领域中的热点,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三要把握设问的思维点。设问到底要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是现象、原因还是意义、方法、措施等?解答要分为哪几个层次?要通过研读设问拎出全部的思维点,还应站在命题人立场去审设问,准确把握命题人的设问立足点和命题意图。

  3.获取和解读答案的组织信息

  高考政治试题答案的组织要符合试题的背景信息和问题设置要求,紧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与综合,并使观点与材料有机地统一。表达要使用学科术语,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它是考生能力的外在表现。

  例题中问题(1)“分析图表经济信息”,这是层次与逻辑要求,至于能否答出还取决于考生对图表的解读程度和对日常经济现象的关心程度。问题(2)“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答题时要使用经济术语并围绕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展开。问题(3)“运用原理加以说明”能否答好取决于考生对书本知识的储备情况和是否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参考答案:

  (1)①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②2002-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4-2005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源消耗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2)①企业应该降低物耗、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②为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应该依*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或发展循环经济、采用清洁能源、循环利用、降低废品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3)①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三、扎实的知识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

  扎实的知识功底是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答案绝大部分是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基础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事物的判断则愈准确。

  备考中关键是夯实基础。所谓基础知识,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三个学科(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及其相互联系。复习基础知识,要根据考纲,调整复习的标高。可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循序渐进地把握。首先是要把握每一个考点的主体内容,从微观上弄清考点;其次是要把握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搞好专题复习,从中观上构建知识体系;再次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把握学科知识,理解学科的基本思想,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最后还应把握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相互联系,做到基础知识识记、理解与运用的统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中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高考试题所提供的文字背景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认真的研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关键词句,这将直接影响考生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例题中,从材料一可获取的信息是:从表注可知图1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图表。横向从历史角度看,GDP与能源消费均逐年增长。纵向从GDP与能源消费对比看,2002-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4-2005年,能源消费率增长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

  材料二中指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条重要背景信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国家、企业、个人都应有具体行动。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才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审题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前提。一审标题。如图表题,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审好标题有助于对图表所反映的中心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审图表。要弄清图表有几个要素、几个层次,这样做有利于全面地组织答案,从而避免要点的遗漏。三审表尾。一般表尾是以注的形式出现的,是对图表的补充说明,对答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表主要有表格、饼形图表、数轴等。不同类型图表提取信息方法也不同。如表格图,表格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对此可按时间顺序纵向比较变化发展的趋势,按项目类别横向比较不同项目的不同地位和比重等。饼状图主要体现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搞清楚整体表示什么,不同部分分别代表什么,然后从一个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变化比较中,分析现象,揭示原因。数轴类分为曲线型和柱状型。如果是曲线型,应把握曲线变化的情况,理解两变量的关系。如果是柱状型,应分析纵横两轴所代表的变量变化情况,同时,还要比较柱状体之间的异同,而且要特别注意较长或较短柱状体所代表的信息。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高考试题提出的解题要求通过所设置的问题体现,问题一般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以首先要提取出理论、实际和联结点三个部分的关键词。理论部分抓“范围关键词”、实际部分抓“主题关键词”、联结点部分抓“方向关键词”。

  例题中,问题(2)中“运用经济常识”为范围关键词,“结合材料一、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为主题关键词,“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方向关键词。问题(3)中“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为范围关键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主题关键词,“运用原理加以说明”为方向关键词。

  选择题中联结点部分更要抓住如经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哲学道理,措施是、制度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等“范围关键词”;最、根本、最根本、主要、重要、最重要等“形容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动员关键词”。

  为此,训练中,一要把握考查角度。明确知识和原理属于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如是哲学,应弄清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二要把握考查的实际问题。要对近年来特别是一年来国内国际大事,特别是国内重大实际问题予以关注,要通过专题复习,系统掌握各个领域中的热点,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三要把握设问的思维点。设问到底要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是现象、原因还是意义、方法、措施等?解答要分为哪几个层次?要通过研读设问拎出全部的思维点,还应站在命题人立场去审设问,准确把握命题人的设问立足点和命题意图。

  3.获取和解读答案的组织信息

  高考政治试题答案的组织要符合试题的背景信息和问题设置要求,紧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与综合,并使观点与材料有机地统一。表达要使用学科术语,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它是考生能力的外在表现。

  例题中问题(1)“分析图表经济信息”,这是层次与逻辑要求,至于能否答出还取决于考生对图表的解读程度和对日常经济现象的关心程度。问题(2)“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答题时要使用经济术语并围绕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展开。问题(3)“运用原理加以说明”能否答好取决于考生对书本知识的储备情况和是否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参考答案:

  (1)①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②2002-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4-2005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源消耗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2)①企业应该降低物耗、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②为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应该依*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或发展循环经济、采用清洁能源、循环利用、降低废品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3)①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三、扎实的知识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

  扎实的知识功底是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答案绝大部分是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基础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事物的判断则愈准确。

  备考中关键是夯实基础。所谓基础知识,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三个学科(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及其相互联系。复习基础知识,要根据考纲,调整复习的标高。可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循序渐进地把握。首先是要把握每一个考点的主体内容,从微观上弄清考点;其次是要把握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搞好专题复习,从中观上构建知识体系;再次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把握学科知识,理解学科的基本思想,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最后还应把握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相互联系,做到基础知识识记、理解与运用的统一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6-9/912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