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08年高考语文大纲(北大附中 陈振群)2008-3-13 9:33: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陈振群: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高中语文教学专家,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高三实验班语文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高考语文命题有独到把握,是知名的高考专家。

高三老师、考生盼望已久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了,《考试大纲》是各地高考命题、教师指导复习、考生备考的总则和依据。与2007年考纲相比,08年考纲稳中有变,更加注重基础和语言表达,但没有显著变化。

认真学习、研读08年的新考纲,明确今年高考可能的变化,对高考前的全面复习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前一段复习的基础上,调整思路、确定策略、制定计划、调节心理,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总结规律,全面提高能力,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明确性质

“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选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但高考不仅仅是考查我们知识掌握得如何,高考是策略的考核;是心理的考核;是身体的考核;也是知识的考核。

策略上:要给自己准确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目标、随时能调整每一阶段的小目标,结合自己对各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再合理安排时间,统筹协调、统一部署,在以后三个月的复习中有条不紊地做好复习。

心理上:要了解自己的问题(定位准确,知道自己学习上的弱项、问题,总结几次综合练习后的心态),还要对高考考核难度有清醒认识,针对各种心理压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使自己慢慢坚强起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身体上:每天何时锻炼,采用什么方式锻炼;身体疲劳了怎么办,何时是最佳吸氧时间等等都要有具体安排,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地投身到高考复习中去。

学习上:全面解读考试说明,对高考各科、各知识点有详尽全面了解,通过整理、总结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把握各知识的特点规律,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反复实践,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熟练地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把高考六门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学会运用多种思维,全面思考,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考是高校择优选拔的考试,通过高考同学们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决定自己的前途,从此走上自立的道路;通过高考复习同学们对时间、知识的统筹安排、统一部署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通过高考复习过程中承受的一次次挫折、失败,意志越来越坚强,心理承受力越来越高;通过高考期间科学地锻炼身体,体质也加强了。所以高考是人生中一次不可多得的磨练,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它使同学们成熟了、长大了。

明白了高考性质,复习中又学会找寻规律,按规律办事,就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自觉自愿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中,就能从根本上驱除烦恼,使高考复习成为一件必须办的有意思的事,使高考复习成为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机会,从根本上解除了心理压力,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自愿地去迎接高考,接受它的考验,最后必然会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夯实基础

和07年不同,08年《考试大纲》在字音字形的识别上虽然删除了“常用字”,这样的“限制”虽然解除了,但是我认为我们在“字音字形的识别上”,考生仍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2500个常用字的范围内,多关注常用字,而不要钻研冷僻字、繁难字。

请看近几年有关字音的高考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98)

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B.解(jiĕ)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C.塞(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003全国)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05全国二)

A.强求 / 牵强 纤夫 / 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 / 拔苗助长

B.宿仇 / 宿将 落笔 / 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 / 差强人意

C.解嘲 / 押解 蹊跷 / 另辟蹊径 一脉相传 / 名不虚传

D.卡片 / 关卡 度量 / 置之度外 方兴未艾 / 自怨自艾

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07全国2)

A.数落(shǔ) 多财善贾(gǔ) 传记(zhuàn) 杳无音信(miǎo)

B.毗邻(bì) 前后相属(zhǔ) 侍侯(shì) 洁身自好(hào)

C.便笺(qiān) 人才济济(jǐ) 静谧(mì) 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 信手拈来(niān) 徜徉(cháng) 稳操胜券(quàn)

“字音字形的识别” 汉语拼音考查内容一般为①生字,如:睚眦必报 霰弹;②同音字,如:宦官 豢养;③多音多义字,如:救济 济济一堂;④常用误读字,如:庇( bì )护 分泌(mì);还有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如:单于,也应掌握。而生字 、多音多义字、许多同音字不离课本 ;一些同音字、误读字都是日常常用的,人们习惯性读错的。今年考纲虽然在字音字形的识别上删除了“常用字”,但是高考决不会引导考生把复习的重点放在钻研冷僻字、繁难字上,这是不符合高考注重基础知识的本意的。因而考生不必惊慌失措,更不必在字音字形的复习中重新调整复习策略。

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针对语文作文有一项新规定,即写作中每出现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改正错别字是基础知识,不写错别字是对考生的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电脑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对电脑形成越来越多的依赖,以至提笔忘字,连最简单的汉字都不会写了,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的这一举措太好了,不管今年全国各地是否都采取这一新规定,但至少说明《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了,这一点对于考生十分重要。

08年《考试大纲》默写的识记有“常见的名言名篇”, 默写的识记应注重“常见的名言名篇”,首先要掌握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再去背诵一些常见的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体常识”也都与课本有关,其实在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学习课本知识是很重要的,有人说高考不考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所以高中的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听了也没用。甚至有人说高考语文复习根本不要理睬课本,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识记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它对提高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的能力作用也很大。要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要想提升诗歌的鉴赏能力,也离不开识记和记忆,同样也离不开课本知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积累大量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等,大量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从哪里来?要从高一课本中一课课积累来,要通过课本文言文的反复复习、记忆,才能积累大量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课内基础打好了,课外才能灵活运用,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分数。

《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的第④条中有“理解并翻译句子”。这告诉我们文言文翻译首先要理解句子,然后再在准确翻译上下工夫。理解句子就是先会断句,然后再翻译。过去全国大多数省市只注重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北京和一些省市不但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还考查断句,断句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的,不会断句,就不能理解句意,怎能翻译准确?断句和翻译句子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没有实质区别。如果前一段高三文言文的复习只注重了实词、虚词、句式,翻译句子,那么下一段还要在断句上下点工夫。断句也是基本功啊。

要想提升诗歌的鉴赏能力,不但要背诵大量的课内诗歌,还要不断从课本所学的诗歌中总结许多常见的鉴赏术语、鉴赏方法等等,才能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等等也如此。因而夯实基础不能完全脱离课本。

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往年一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所规定的内容及相应的能力也离不开基础知识。狠抓基础知识应是后三个月复习的重中之重,一味脱离基础知识,把复习的重点放在难题、偏题上,甚至津津乐道地去猜题、压题,以能压着一道题为荣,实在是背离高考考试大纲,背离高考的方向的。

总结规律

语文是社会科学的一门课程,是科学就会有规律,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因而我们在高三总复习时,就要探寻各个知识点的规律,讲究科学,使我们的思维符合规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使我们的思路越发清晰,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重头戏,难度大、分值高,也是师生复习最感困难的地方。下面我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来说明总结规律的重要性。

考试大纲中规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从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上,通过9个知识点进行考核。

现代文阅读一般分为两部分来考查:

(一) 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

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一般侧重于从理解、分析综合的层级上来考查。全国大部分省市均采用客观题形式,北京和少数几个省市还有主观题。

阅读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即弄清文章每段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实际就是读懂文章,再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析、筛选、提取所需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因而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是阅读能力中层级较浅的。 但是,科技文、社科文的选文对于考生来说,一般内容比较陌生,有些文章读来还有些拗口难懂,所以阅读的关键是排除心里障碍,真正读懂文章。

科技文、社科文阅读的规律:

1. 题型特点

一般为三道题(北京为四道题),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一个基本概念、一个新的提法、一个新的观点等是什么;

(2)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3)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段落;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

2. 误项的常见规律有:

(1) 偷换概念(2)张冠李戴(3)无中生有(4) 推断片面

(5)因果倒置(6)与文意相反(7)混淆状态(8)已然未然等

(二)文学作品的阅读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诗歌鉴赏已在前面设题考查了,二卷不可能再重复设题;戏剧情节过长不便考核;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四种,长篇、中篇篇幅过长,短篇小说篇幅也不短,高考时间有限也不可能考查,这样文学作品的鉴赏就历史地落在散文、微型小说身上了。但我认为微型小说情节过于简单,只有结尾意味深长,内涵太小,鉴赏文学作品选微型小说不太好。我们的复习重点应放在散文阅读上。

文学作品的鉴赏一般围绕散文的中心意思,采用简答形式出现,展开由局部到整体,梯次递进的全面考查,以检测同学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由筛选——摘要——表述,即对原文分层分步地筛选,然后摘引其重要点,最后转换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这是文学作品鉴赏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散文阅读鉴赏要注意:

1.先要弄懂散文各部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真正读懂文章。为了让大家弄懂散文各部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请看下面的图示:

散文的中心= 感情强烈+ 内在品质、精神、道理、本质等。

由此看来,散文的“形”是为揭示“神”服务的。散文“形”散,又常常有一线索。散文的线索就像一条瓜藤,抓住瓜藤,这样瓜藤上的瓜就都抓住了,顺藤摸瓜,就抓住了散文所有的“形”即“内容”。散文的中心是什么呢?实际是全文强烈的感情加上散文的“神”。形式内容为中心服务,这样我们阅读散文,就找到了规律。

2.阅读方法及步骤。

(1)整体阅读,读懂全文;

(2)找出全文的描写对象(人、事、物、景),概括全文的感情基调、线索;

(3)归纳描写对象的外在特点;

(4)分析全文作者真正要塑造的形象及其内在精神,从而把握文章中心;

(5)分析环境的特点,对全文塑造的形象的作用;

(6)分析文章描写对象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类比对全文塑造的形象的作 用。

(7) 概括全文写作特色。

散文的题型特点:

一般为四道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一个重要词语或一个重要短语的含义,由词语的原意到文意;

(2)考查一个重要句子的意思(含义),这重要的句子一般有以下特点:可以是文章的中心句,但需要整理概括;可以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把它的含义解释出来;可以是一个运用了一定修辞的句子,需要说明这种修辞的作用;也可以是一个过渡句、照应句,要说明它对文章内容结构的作用。

(3)考查对文章一个重要段落或重要内容的理解。比如可以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让我们概括事物的外在特点及其对散文真正要塑造的形象内在精神的作用;可以是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类比的作用;可以是这一散文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对中心的作用……

(4) 从文章的方方面面让大家理解判断,一般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

阅读散文还有两个窍门:文章的五选二的客观题,实际上是从文章的方方面面帮助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去把握中心。另外虽然散文形散,但中心十分明确,而中心一般在散文的后三分之一的位置,尽管有的文章散得厉害,但中心却很鲜明。

大家试试用上面的规律,通过练习去感悟,真正领会现代文阅读的特点、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在高考复习的最后三个月中,希望考生们能认真研读考试大纲,从现在开始复习语文时,应把重点放在总结、运用各知识点的特点和规律上,懂得每一知识点在语文整体知识中的地位,为什么要考查这一知识,以怎样的形式来考查它,每一道高考题考查了那几个知识点,解每一类题应有的的思路是什么,考纲所规定的内容及相应的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才能站在一个高度上去复习,特别是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复习才有成效,成绩才能真正提高。

复习又必须做练习,做练习题的目的是为了找寻规律;检查自己知识是否掌握了;把不熟练的部分练会,直到真正掌握。所以练习不是目的,不是题做得越多越好,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少做,掌握得不好的地方,要找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尤其是现在,高考复习已过去一大半,时间有限啊!

发展个性

08年的《考试大纲》在语言表达上要求比07年更高,07年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08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 “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鲜明、生动”对高考主观题语言的表述要求更高了,对写作的影响更大,虽然今年大纲写作的要求依然与去年相同,但是实际上体现了对高考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并在写作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写作时不但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符合文体)的统一,还要努力做到语言与内容的统一。作文时,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有这种文体的特点,在语言上更要注意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写议论文、说明文时,语言要更加准确、简洁;写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时,语言要更加鲜明、生动。每个学生在写作中都应有自己的风格,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 才华。

08年的《考试大纲》是我们今年复习备考的总则和依据,我们要深入研读,认真领会其精髓,用《考试大纲》指导我们以后三个月的复习。这三个月我们要依照大纲狠抓基础,提高语文测试的各种能力,做到融汇贯通:

1.弄清楚各项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该记该背的下工夫记准确,概念准确了才能做题。

2.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分项训练,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所在,主攻它,再进行单项突击训练,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做练习不是目的,是为了通过做题检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题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做题也要讲究科学,题做不尽,天天埋头做啊做而不讲究方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比如:汉语拼音,连续做上三十道题,检查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掌握得好,错误率低,不要骄傲,再做一下十年来的高考题,作为检测,因为模拟与高考还是有差别,高考题也做得无误,说明自己这个知识点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再分析问题在哪,找到症结所在,再加强练习,这样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就这样一个点一个点地自我检测,把自己的弱项找出来,有针对性地复习。

3.文言的复习先要花一些时间看书,至少把课本文言文翻译一遍,每天一篇,试着不看书下注解,自己口头翻译一遍,不会的字、词、句,立即弄懂它,课内知识掌握不好怎能做课外题?还要复习古汉语的语法知识,如: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今通假;自己动手总结高考考纲中要求必考的十八个虚词的用法,花点时间做这些事,看似浪费了时间,其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基坚固,大厦才稳固啊!做这些工作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要记住狠抓基础,才能真正节省时间,才能取得好成绩。课内知识掌握好了,再去做课外题,准确性立即会提高。反之,舍不得花时间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只做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每次错的都不少,总无提高,反使自己没有信心,心态不平衡了。

4.狠抓现代文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好语言表达中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同学们可以用以上分项练习法,检测其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要贪多,要讲究效果。

5.本学期要注重综合练习,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更要把握自己的心理,合理按排时间,从各个方面模拟,不停地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弥补不足之处,使自己的各个方面达到最佳状态,充满信心地参加高考。

最后让我们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全面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取理想的大学。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8-3/5096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