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非烟点评2010作文:半命题作文更贴近考生2010-6-7 15:13:00 阅读 参与讨论()

步非烟点评2010作文:半命题作文更贴近考生

步非烟点评2010作文:半命题作文更贴近考生

资料图片:美女作家步非烟

  “幸福是×××”这个半命题比较好。因为这个题目大家都可以写。而且我觉得对于刚刚成年的人来讲,很多高考的人都是18岁。我觉得他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幸福观,是他比较感触的东西。有一些题目过于哲学化。我不是说题目不好,比如说四川的题目,我觉得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的人生是比较温暖,是有色彩的。像“幸福”这种题目,你让他去写人生,可能会写得更好,或者是更感同身受一些。如果说特别哲学化,我们现在可能能够理解。但是我觉得作为高考作文,孩子们看到这样一个很有哲学氛围的题目,可能会觉得比较冰冷一点。

  关于“童年”这个题目,我觉得写童年这个立意挺好的。但是我觉得特色教育是不是有点太惨淡了。我觉得18岁回顾自己的童年,这个想法挺好。但是我看它给的材料,我觉得有点太惨淡了。毕竟是高考,它不是为了要找哲学家或者是未来的文学家,还是要考察大家对语言的掌握,以及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可能要考察的是这些。

  所以我觉得“幸福”的半命题的作文就比较贴近大家。我觉得很多孩子可以写,因为这个可以写得很温馨,也可以写得比较有深度,也可以写得比较有生活化。这样好一点。而有一些过于哲学化的,比如说因为现实社会的功利所以我们要回归童年,不像18岁的孩子,而像28岁的人来应该回顾的。所以,我觉得本来应该是一个很轻松的文体,大家的年龄也不是很符合。所以我比较赞成“幸福”的那个命题。

  如果是我在当年高考,对于我来讲,我的“幸福”可能是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梦想。因为当时18岁的我是一个成天做梦的年纪。那个时候有很多很多的想法。那个时候很单纯地认为自己的未来会很美好。但是并不是因为你有什么把握,你得到了才这样想,而是因为你有一种天然的幸福感,会觉得长大之后的人生会比现在还要好。那个时候从来没有觉得18岁是一个特别怀旧的年纪。我那个时候的心态现在回想起来非常珍贵,觉得有一种天然的幸福感包围着你。觉得高考之后,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再围绕着考试了,我们就会有很多自己的特别灿烂的人生了,包括对大学的想象,进入大学之后会有很多的释怀,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如果在当时,我可能会写一下对自己期盼已久的大学的生活,或者是对未来的想法。因为那个时候的人真的是要想左右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自己要幸福地生活。所以当时我可能会展望一下自己大学四年,或者说如果能够考上心爱的大学的那种幸福。我可能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写这个作文。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