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考物理要掌握技巧突破实验瓶颈22012-10-25 15:49: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高考物理要掌握技巧突破实验瓶颈2
另外,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它们是:(1)热学:分子动理论的统计思想、微观量和宏观量的联系、能量分析等;(2)光学:光电效应、干涉和衍射;(3)原子物理:能级跃迁、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等。[备考建议]不少学生花费很多精力复习物理,成绩却不理想,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规律性强,只要复习方法正确,可在高三冲刺阶段取得良好效果。

  一、精选习题,适度练习,提升方法,形成能力

  有些学生埋头题海,热衷于解题方法和技巧,却放松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看到一道试题时,不是首先分析试题中给出的物理情境、物理条件,而急于寻找印象中类似的范题,套用熟悉的解题方法。这种解题习惯,对物理复习极其有害。

  学习物理不是为了解题。做题的目的,一是检查是否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二是通过做题,锻炼并提高推理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所以,每做完一道题后应及时总结,看通过解这道题,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哪些新体会。此外,练习贵在精而不在多。练习完成后不要急于对答案,想想题意是否理解正确,是否有其他解题方法,这道题与某道题或某些题相同点在什么地方,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二、重视物理实验复习突破实验题的瓶颈

  分析近几年高考物理试卷,可以看出,试题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中,实验题约占15%。从历年全国物理高考的实践来看,实验题的得分率一般都不高。实验复习不能简单背诵条款,要落实到动脑动手上。因此,一定要将实验复习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

  今年考纲中的19个学生实验中,有1个练习实验、10个测量验证性实验、8个研究探索性实验。对这些实验要理解透彻,弄懂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能准确记录数据,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便得出正确结论。

  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3种仪器,一定要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当然,在精力投放上尤其要以物理量测量放在首位。包括测定:长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重力加速度等,在这十几个物理量测量中,力学可以围绕打点计时器为中心展开,电学可以以伏安法测电阻为中心展开,同时要熟悉替代法、半值法,比例法等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要对滑线变阻器的串联限流和并联分压两种连接方式了如指掌。

  今年的实验能力的考查,估计仍是一个实验大题包括两个小题,第一题是选择题,主要是力学、热学和光学基础内容,比较简单,第二题仍是电学实验题,相对难度较大,分值较高。考生一定要加强对电学实验的复习,特别是测电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开阔思想,提高创新能力。

  三、冲刺复习阶段,重点抓核心知识

  如果将知识比为一张渔网,重点知识就好像是这张网的纲,一般知识就好像是由一根根网线织成的目。重点知识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石或关键,如物理中的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等。

  今年考试大纲里的参考题型中物理仍是12道题,具体构成为:8道选择题,1道实验题,3道计算或论证题。12道题不可能包容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所以高考会围绕高中物理最核心、最主要的知识进行考查。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