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地理教案>>地理复习教案

200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六课时 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的运动(新人教版)原创!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地理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uirongliu@163.com

更新时间2008-8-1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大气中的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和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而其他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不同成分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波长范围也不同,所以通常称为选择性吸收。 水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部分能力最强,它的吸收波长范围主要在0.93~2.85微米。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变化的,所以它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有个变化幅度。 大气中氧(O2)的含量虽然很大,但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强,主要吸收波长小于0.2微米的紫外线辐射。大气中臭氧(O3)含量虽少,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由于臭氧的吸收作用,小于0.29微米的紫外线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就保护了地球上生物不受强紫外线辐射之害。臭氧对0.6微米附近的太阳辐射中最强的部分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因此,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很显著的,它对平流层的增温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CO2)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弱,仅对红外线4.3微米附近的辐射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这部分的太阳辐射很微弱),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 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尘埃等杂质也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滴、尘埃等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例如在大城市上空或出现沙暴等天气时,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才比较显著。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