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安博教育沭阳银河学校2012届高三历史课时作业16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hsdjicheng@163.com

更新时间2011-9-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安博教育沭阳银河学校2012届高三历史课时作业16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这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特邀主编老师 jc@ks5u.com 点评:

欢迎下载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