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历史试卷>>历史地区联考/名校联考

广东省三校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资料类别试卷

地区联考/名校联考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5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百变虾

更新时间2012-02-13 14:03:4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深圳实验 中山纪中 珠海一中 2012年高二年级三校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学校:珠海一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法家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c.孟子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d.顾炎武发展儒学义利观,提倡经世致用 3.据史载,春秋后期,鲁国市场秩序混乱,常见的是羊贩子在卖羊前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孔子任大司寇后,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现象,市场秩序得以规范。这不能表明: a.当时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b.孔子的思想由儒家转变为法家 c.孔子关注民生 d.孔子主张诚信 4.《国语•晋语九》记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以上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b.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d.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5.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6.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

特邀主编老师 wangzhong@ks5u.com 点评:

广东省三校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