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月考试题/名校月考

云南省昆明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资料类别试卷

月考试题/名校月考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4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旧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百变虾

更新时间2012-03-31 12:43:5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云南省昆明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叼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实丑与艺术美的审美关系陈云路 如果艺术的功用在于模仿自然,自然美一定产生艺术美。自然丑也一定产生艺术丑,但是,事实不是如此,自然丑也要以化为艺术美。 从人类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来看,一般把崇高和优美称为价值或正价值。把丑和卑下称为消极的价值或负价值。无论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都是美的表现形态。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雕刻了一个干瘪丑陋的老形象。葛赛尔却称赞罗丹的雕塑“丑得如此精美”。这句赞美之辞便能说明丑是美的一种高级审美形态。无庸置疑,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旦需要他们对抗于恐怖、邪恶、疯狂、蛆虫、病态、毒疮等感性存在时,对现实丑的虚拟性洞察和对抗便成了需要。中世纪人们从“上帝一切皆美”的神谕里洞察自身时,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丑,一切都是“上帝的儿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洞察到自身虚假时发觉“人是天神,人是自己的上帝”;当代人在洞察自身时却说:“人是自己的地狱”。由此可以说,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从而现实丑也必然成为创造艺术美的源泉。接纳后的丑何以消解成为现实美,这需要艺术家对现实丑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建构。就形式建构而言,艺术美多消解自然丑。如生活中犬吠猪叫常遭人嫌弃,而艺术舞台上这类嫌弃声却讨人掌声。自然界中一般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这都是主观对现实丑消解的努力;就内容建构而言,艺术美多消解社会丑。鲁迅《阿q正传》中的“啊q”可谓社会丑,但这部作品却闪耀着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

特邀主编老师 wangzhong@ks5u.com 点评:

云南省昆明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