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3年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练习1: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必修3)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5-15 13:47:1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解析:由《西风颂》的作者雪莱和这句诗可以得出该诗句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故选b。答案:b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答案:b 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并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的背景: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不断,社会动荡。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故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