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专题资料试题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资料类别试题

专题资料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4-01-02 21:59:2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图7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 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3.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4.下图反映的时期,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5.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向新闻媒体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以下证据中,哪一条是最直接的史学证据 a.墓葬规模巨大,未发现封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 b.墓葬出土的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与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封号“魏公”、“魏王”和死后谥号“武王”相符 c.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d.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年龄相符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