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专题整合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百变虾

更新时间2014-05-12 10:53:3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专题整合: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

特邀主编老师 wangzhong@ks5u.com 点评: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专题整合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