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怯场心理自我调节法2008-6-20 14:24:00 阅读 参与讨论()

怯场是指在考场上因情绪激动和心情紧张而造成的思考发生障碍的一种心理现象。一般表现为临场情绪紧张、面红耳赤、心慌、出汗、发抖等等,严重时会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

怯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点:(1)准备不充分;(2)不能正确对待考试;(3)缺乏自信心;(4)劳逸失调;(5)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太大。

那么,考生如何避免考试怯场心理呢?

1.准备要充分。考生只有充分掌握所学内容,才会临场不慌。因此,考试的准备工作宜早宜严。严格的基本训练,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的本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是一日之功,要*平时的培养和训练。

2.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在考场上千万不要去想考试成败的问题。考场如战场,因此要集中精力去解题,排除一切杂念。

3.要劳逸适度。临考前大脑过度疲劳,是造成怯场的重要原因。因此,考试前几天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调整好精神。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只有保持大脑清醒,才能做出高水平的答卷。

4.对期望值要实事求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谨忌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导致考试上的情绪紧张。越怕考不好,就越考不好。如果对自己的期望值是恰当的,考场上发生的情况就会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也就容易泰然处之了。

5.要正确对待压力。学校、社会,特别是家庭对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压力要冷静,临考前就更不要对自己施加压力了。要知道,适度的压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可以变成动力、竞争力。对不切合实际的苛求,千万不要介意,决不能把思想包袱背到考场上去胡思乱想。考试就是考试,不要想别的。

6.怯场预感。有的考生对自己过度施加压力,产生了怯场预感。此时,可去做比较容易的题目,自觉减压,情绪就会轻松些。如果还不行,要尽量想些自己平时高兴、愉快的事情,此时不去想考试之事,直到平静下来为止。

7.要学会兴奋转移法。如果怯场现象一旦发生,应立即转移兴奋点和注意力。如抬头向窗外远望,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或用自我暗示法令自己冷静不紧张;或闲目养神,甚至伏案休息片刻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可取方法。

8.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考试题无非是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大胆地去迎考,树立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考出好成绩。

9.考完不要去对答案。考完一科,千万不要去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科的考试情绪。考完一科后,应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科的考试准备上来,解脱上一场的烦恼或喜悦。

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考试时必要的紧张也看成怯场。考场有点紧张是必然的。反过来讲,这对调动考生的潜力、启发智力、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章:

    考前心理紧张排除法 防止怯场的心理对策
    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树立信心体验应考节奏
    第一场考试后的心理对策 想到考试就紧张,怎么办?
    如何保持考试的最佳状态? 如何减轻压力保持适度紧张
    教你四种应试紧张的放松技巧 赶走考试焦虑,调整好考试心态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8-6/5753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