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政治试题>>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过关卷)

资料类别试题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政治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dantepp@126.com

更新时间2009-3-3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1.同为宋朝的文化民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的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的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种评价都受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有阶级性,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地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2.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张海迪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这两段话都说明了

A.实现人生价值只能讲贡献不能讲索取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生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自我价值

D.社会要为个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