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地区联考/名校联考

辽宁省鞍山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语文)

资料类别试卷

地区联考/名校联考 

提供方式校园通专享

下载扣点4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xl305@126.com

更新时间2009-4-24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鞍山市2009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调查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为必考题。第19页,第9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个人学说。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朱熹、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古董。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语言多样性。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语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昆剧沪剧越剧锡剧淮剧,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文明戏。然而现在,这种语言多样性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