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月考试题/名校月考

安徽省宿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资料类别试卷

月考试题/名校月考 

提供方式校园通专享

下载扣点2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18100@sina.com

更新时间2009-5-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线”是人们对外界最早又最朴素的表达方式,遍及世界各处的原始壁画、岩画,其生动质朴的线条,无论经历多少年,都会让观者心动不已,因为那质朴的线条表达出了祖先的环境、祖先的世界、祖先的生活,这就是线之最初的强大表现力。在中国,历经数千年文化的浸染,“线”变得越来越深不可测了,这个变化,少不了工具材料的因素,例如毛笔的使用。宋代苏东坡曾说“笔软则奇妙生焉”,同朝的米芾强调笔的“八面出锋”,想来毛笔使线之形态有了无穷变化的可能,而注入“线”中的文化又是“线”内涵丰富的关键。  
    原始岩画的“线”如何代代演化成后来的“线”的各种形态,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了文字的明确记录以后,“线”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内涵变化,我们还是能理出一条粗略的脉络的。
    孔子入周都看到周的明堂,感叹曰“尧舜之容,桀纣之象,名有善恶之状,以垂兴废之戒焉”,想来孔子看到的壁画同一千多年以后唐朝阎立本所画的《凌烟阁功臣图》《历代帝王图》多少有些联系吧。虽然现在已无从猜测孔子当年在周的明堂所看到的壁画的模样,但我们从敦煌及其它各地保存的壁画中不难看出“线”是历代壁画的核心语言。只是“线”在各朝各代的壁画中所赋予的气质是大相径庭的。两汉的是朴拙雄浑,魏晋的是风流飘逸,唐朝的是雍容大度,宋朝的是形态多样,元朝的是风格粗犷、气势恢宏;到了清,“线”渐入机巧。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