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生物试题>>生物单元测试试题

《Ks5u原创》2013届高三生物测试题 生态系统3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生物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xiaoliu321@163.com

更新时间2012-12-20 08:48:1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 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a→b→c b.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c d.三者数量相互制约,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解析 a项中,草的数量增加(减少),引起其他生物数量都增加(减少)。根据此点判断,c是草,食物链关系是c→b→a。b项中,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三个方面,a、b、c中没有分解者,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c项中,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生产者(c)。d项中,三者数量相互制约,维持平衡状态,这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 a 2.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缸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 a的耗氧量随着时间变化,在8h~15h,有光照时释放氧气,所以应该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b的耗氧量>c的耗氧量,说明b是第二营养级,c则为第三营养级。答案 d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 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不是简单地分为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而是根据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是哪一种具体成分。 a项,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项,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从异化作用看,微生物一般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类。 c项,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的开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生产者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稳定性。 d项,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一种成分,但个别生物或部分生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属于两种成分,如捕蝇草既可作为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答案 c 4.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甲~己)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枯叶年输入量 /t•hm-2•a-1 1.50 7.50 11.50 7.5 9.5 50.0 枯叶现存量 /t•hm-2 44.00 35.00 15.00 5.0 3.0 5.0 分析上表可知 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己 b.己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没有关系 d.分解者作用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甲解析 枯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微生物分解作用越强,土壤中枯叶现存量就越少。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土壤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甲,分解者作用最强的生态系统是己,己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答案 b 5. 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 (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

特邀主编老师 xiaoliu321@163.com 点评:

质量较高, 欢迎使用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