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2年高一历史测试: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3-11 00:21:4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解析:“崇仁坊”不在传统的东市与西市内,说明已突破两市的范围;“昼夜喧哗,灯火不绝”说明商业活动也突破时间的限制;“京中诸坊,莫之与比”说明崇仁坊已经是长安城内最为繁华的商业区,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两市。答案:d 2.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上述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 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 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没有广阔的商品市场解析: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商业发展过度会威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所以说重农抑商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 3.《礼记》有“天子为藉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解析:封建统治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不会考虑人民利益,天子举行各种亲耕仪式,仅仅是为了表示自己重视农业生产,因为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是一切的根本。答案:a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有一定参考价值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