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生物素材>>生物文本素材

生物:蝎子的养殖素材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生物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pzhshanziyanganji@126.com

更新时间2012-03-14 22:21:4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蝎子亦称马氏钳蝎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ricla)、蝎目(scorpionida) 钳蝎科(buthidae)。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超过1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但是寒带也有分布。我国的蝎子有30 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分布较多。 一、形态特征:   1 .外部特征 东亚钳蝎的整个身体极似琵琶状,全身表面为高度几丁质化的硬皮。蝎体一般可分为 3 部分,即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头胸部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分节,呈尾状,又称为尾部。雌蝎体长约 52 毫米,雄蝎体长约 48 毫米,尾略长于躯干。躯干的背面、尾的第五节和毒针的末部呈灰褐或紫褐色,其余部分均为黄橙色,腹面呈灰黄白色。 ( l )头胸部 头胸部又称前体,较短。头与胸愈合,前窄后宽呈梯形,背面有坚硬的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并有数条纵脊。近中央处的眼丘上有 1 对中眼,两前侧角各有排成一斜列的 3 个单眼。蝎子的头胸部由 6 节组成,是梯形,故有 6 对附肢: 4 对步足。1 对鳌肢亦称口钳,可将捕获物撕裂、捣碎,有助食作用。1 对触肢又称钳肢、脚须,由基节、转节、腿节、掌节(有一不动指和可动指作捕取食物和感触之用)组成,司捕食、触觉及防御功能。4 对步足生于两侧,为行动器官。步足分 7 节:分别是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其末端有2爪和1距。步足的后一对均比前1对长,即第1对最短,第4对最长。 4 对步足的基节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了头胸部的大部分腹壁。鳌肢、触肢的基节和第1~2 对步足基节的额叶包围成口前腔的底部。第 3~4 对步足的基节间有一略呈五角形的胸板。 ( 2 )前腹部 前腹部又称中体,较宽,由 7 节组成。背板中部有3条纵脊。第一节腹面有2片半圆形的生殖孔(生殖腔盖),下面为生殖厣。第 2 节腹面两侧各有一栉板,为短耙状,呈“八”字形排列,上有丰富的末梢神经,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栉板有齿,一般为 19 或 21 个(雌性为 19 个,雄性 21 个)。第3 ~7 体节腹板较大,在两侧有侧膜与背板相连。侧膜有伸缩性,因而腹部可舒张或缩小。第 3 ~6 节腹面的左右各有 1 个圆形书肺孔,分别与相应的书肺相通,是外界与体内气体交换的通道。第7节呈梯形,前宽后窄,连接后腹部。 ( 3 )后腹部 后腹部又称末体或尾部,细长如尾状,呈橙色,由5节组成,能向上和左右卷曲,但不能向下弯曲,各节背面有中沟,背面至腹面还有多条齿脊。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缘节间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第5节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1对白色的毒腺,尾节最后方为一尖锐毒针,毒针近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1个针眼状开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毒液,有麻醉动物和毒死动物的作用,是御敌自卫和攻击对方的武器。 2.内部构造 蝎子各体节由备板和腹板组成,各节由节间膜相连,能自由伸缩。体腔内有生殖、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觉器官,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1)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四周皆被消化腺的盲囊所包围。生殖器官的开口(生殖孔)位于前腹部第1节的腹面,外有生殖厣覆盖。雄蟹生殖系统由精巢1对呈梯形管状。精巢形成的精子通过输精管通入膨大的贮精囊,再通入生殖腔,经雄孔通体外。有一个与生殖腔相通的小附属腺,精荚腺中有时可见到雄形的精荚。与贮精囊相连的一个盲囊也是附属腺。雄蟹生殖系统卵巢位呈梯形网状,由3跟纵管和5对横管相连而成,其周围有圆形的卵。卵巢前方两侧由短输卵管通入膨大的那精囊,然后汇合到生殖腔,经雄孔通体外(2)消化系统 蝎子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管和唾液腺组成。消化管分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食道下方有团葡萄状的唾液腺,蝎子进食时,唾液腺能分泌消化液,并将其吐出体外,再体外将食物消化成肉糊状,而后吮吸入前肠。中肠位于前腹部中央,肠壁的上皮细胞可分泌消化液,促进食物分解。中肠是蝎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后肠位于后腹部中央,是食物蚕渣排除体外的通道。蝎子前腹内部,有一串串褐色葡萄状腺体,这是储存营养的盲囊。盲囊的大小不固定,它与发育程度有关:蜕皮前蝎子肥胖时,盲囊就肥大;蜕皮后由于营养转化,盲囊就瘦小得多;孕蟹在卵子发育阶段盲囊占去绝大部分空间,而临产前则收缩得很小。 ( 3 )呼吸系统 呼吸主要靠书肺进行,书肺位于第 3~6 腹节的书肺孔下面,每节 1 对,共 4 对。书肺具有一个坚韧的囊,它是由腹壁内陷褶皱重叠形成的。书肺孔是蝎体交换空气的通道。通过肌肉的舒张和收缩,书肺吸人外界新鲜空气中的氧气,通过书肺中的微血管进人心脏,供应全身,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 4 )循环系统 蝎子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比较发达。在蝎子的前腹部背板下面,可见到 1 条乳白色管子有规律地搏动,这就是蝎子的心脏。蝎子的心脏共分 8 室,每室有 1 对心孔,前后各通出一条大动脉。血液无色,在体腔内流动,由于心脏的不断跳动和前腹部的胀缩,血液循环不止。血液在输送氧气的同时,还传送各种酶和激素,对蝎子的机体起调节作用。 ( 5 )排泄系统 蝎子的排泄系统由2对马氏管组成。马氏管细长壁薄,开口于中肠和后肠连接处。其游离端闭合,浸浴在血液中,可从血液中吸收各种代谢产物,将其送人后肠,混人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 6 )神经系统 主要由脑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较为简单。脑神经节又称咽上神经节,不发达,呈双叶形,位于食道的背面,分支到触肢和步足。咽下神经节由 1 对粗而短的围咽神经与脑神经节相连。腹神经索呈索状,是由咽下神经节向后伸出的纵神经,具有 7 个腹神经节。中枢神经还有许多分支,分别到达眼、栉板、附肢和生殖厣等处,纵贯个身,支配蝎子的运动、捕食、交配、产仔、蜕皮、排泄等活动。 ( 7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包括眼、触毛、栉齿突。蝎子有一对中眼和3对侧眼,但视觉迟钝、畏光,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迫捕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但能在黑夜中行走和捕食。蝎子全身表面遍布触毛,以附肢表面最多。腹部各体节相接处的凹陷裂缝上都盖有一层薄膜,其表皮下有感觉细胞和毛状突起,这些都是灵敏的感觉器。因此,蝎子对噪音、震动都有感觉。蝎子的栉板富含丰富的末梢神经,有触觉、识别异性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蝎子二、生活习性:蝎子属于肉食性动物,以各种节肢动物为食,如各种昆虫、陆生软体动物等,尤其喜食柔软、多汁含蛋白质丰富的小动物。喜食各种蜘蛛、小型的蜈蚣、蝗虫的若虫、蟋蟀、地鳖虫、蛞蝓、黄粉虫、米蛾和玉米螟的幼虫和若虫、蚯蚓、鼠妇和蚰蜒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蟋蟀是最理想的蝎子饵料。新鲜的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肉、蛙肉等蝎子也爱吃,但不吃熟食。为防止摄取高脂肪而引起的肢节肥大,所以应尽量供给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在食物缺乏、缺水、干燥或居住密度过大的情况下,蝎子之间会出现相互残杀现象。故在养殖时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食物,提供适宜的湿度,并且设置无数单个的窝穴,这是养蝎成功的关键。蝎子在活动期要注意尽量分散,这样有利于蝎子捕食、蜕皮、交配和产仔。它靠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取食时,用触肢将捕获物夹住,后腹部(蝎尾)举起,弯向身体前方,用毒针螫刺。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蝎能将捕食到的幼虫,用钳指夹住触及口边,然后用能伸缩的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有分解酶),将其组织分解成浆液后再吸吮。进食的速度很慢。无论春夏秋冬,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 天黑前1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 好以下两个原则: ①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 ②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2个小时进行。当温度在30 ℃ 以上时,仔蝎出生 10 ~13 天左右才捕食;此时的蝎子最喜食幼小黄粉虫、地鳌虫等昆虫。成蝎一般3 ~5 天捕食一次,一次可吃掉3只较大的黄粉虫。不同状态下的蝎子,其捕食量也有差异。刚产过仔蝎的母蝎食欲较强,食量较大;刚与母蝎分离后的仔蝎食量也大,一般一次可以吃掉与它同等体重的食物。鉴于黄粉虫的饲养比较容易,投放蝎池中几天也不至于死亡,所以很多养蝎户都是采用以黄粉虫的幼虫为主食,但要根据蝎子大小来投人龄期不同的虫体。在一天当中,蝎子昼伏夜出,在白天,尽管有时蝎子在窝穴内可能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垂直运动,但往往并不经常爬出地面进行采食,而是隐蔽在蝎窝内。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2时出来活动,此期活物较少活动,比较容易猎获,而且蝎子本身也相对灵活、比较容易逃避多种天敌的袭击和干扰。到翌日凌晨2~3点钟此时气温降低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必须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蝎子到地面上捕食、饮水、交尾等活动更为活泼,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同来活动。蝎子的耐饥能力很强,这是由于其胆小畏光、视力很差、行动不灵活、捕食能力低等生理功能,致使其在自然界中经常处于时饱时饥的状态,从而长期进化形成特别的生物学特性。一般情况下,蝎子只需 5~7 天捕食 1 次,饱食后可维持 10 天以上不再取食。据人工养殖条件下试验观察,在不给食、不供水的传况下,蝎子能够存活 4 ~ 5 个月甚至更能正常时间,只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蝎子的饲料来源 (1)、透捕鲜活虫,可采用荧光灯或黑光灯,灯下装积虫漏斗,漏斗下口通入集虫箱,诱虫季节一般从谷雨到霜降,诱虫时间在晚8-12时。 (2)、食饵诱捕法,此法多用来诱获鼠妇虫,凡在阴暗潮湿并有食物碎屑的地方,都有大量晒息潮虫,所以在潮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将搪瓷盆卧放到地下,沿口和地面相平,内放炒熟的黄豆粉,麦或食物碎屑、菜叶等,每晚都能诱到一定数量的潮虫。 (3)、地鳖虫饲养方法,用砖池或木箱在饲养在池或箱的四周钉塑料布条的一圈,以防虫子逃路,池内填入10-13厘米厚的肥沃的土,将地鳖虫或,卵鞘分别引入池内,池上加盖防雨遮光,池中土经营保持湿度,使卵鞘自然孵化,每隔3-5日往池内投放适量的青饲料一次,视其繁殖,生长状况,定期筛迁收获后投放于各龄养蝎器内,任其自山采食。 (4)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面包虫),成虫:长椭园形,背面为黑褐色腹面为赤红色,幼虫:长圆筒形,体壁光滑,有弹性,黄褐色蛹:初为乳白色,双后逐渐变为黄色,经常浮在饲料表层,黄粉虫从卵产出到性成熟约70天。0℃以下休眠,25℃-32℃生长发育加快,幼虫经蜕皮8次变成虫蛹,蛹在25℃左右经一周后变为成虫,蛹期需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黄粉虫属杂食性,吃麦夫、玉米皮、面、谷物类、蔬菜瓜果,梧桐叶,豆科植物经及各种昆虫体等。养殖设备用塑料盆,或做长0.6米,宽0.5米,高0.15米木箱,底部用纤维板或交合板,在箱的四周钉上塑料布条,或用油漆涮光滑,以防逃跑.需要木箱数量视其养殖黄粉虫多少而定,投放饲料如表皮的厚度应在1寸以内,因黄粉虫本身饲养密度大产生热量,太厚易发热,投放饲养要看吃完没有,如吃的都拉成屎(颗粒状)应及时筛出去再加喂饲料。成虫的养殖木箱与幼虫的木箱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成虫养殖箱底部钉铁网,网孔2-3毫米,使成虫将卵产于网筛下面,网筛下面垫一层接卵纸,过一周孵化出来小虫子再倒入养殖器内投喂饲料,幼虫、蛹、成虫,要分开饲养,以免相互殊杀。对于死去的幼虫,成虫,蛹要及时清理出去。以免腐烂变质,并及时清理筛掉幼虫的蜕皮壳和粪粒。 (5)稻草育虫,把稻草切成2-3厘米长,晒干用开水浇汤,然后埋入15厘米深的土坑,盖上6厘米厚的污泥,再用污泥土封好封严,每天堆上浇一次水,半月左右,翻开采集,采集完照常封好,再浇水,可连续用4-5次。 (6)其它方法还有牛粪育虫,人工养殖蚯蚓,人工养殖蝇蛆等,各类动物肉及下脚料等。 (7)植物饲料,糖、麦夫,面类,这类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像蒸馍一样蒸熟。弄碎和动物饲料混合在一起或炒熟混合投喂。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条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冬眠是指蝎子以休眠状态安全度过冬季低温侵袭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在冬眠前 1 个多月,即大约9月份蜕皮以后,无论是成蝎还是幼蝎,其食欲变得旺盛,食量也增大起来,体内大量积累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供冬眠期间消耗。在野生状态下,蝎子在冬眠前还需寻找一个温、湿度适宜的蛰伏地点,以防冻死或干死。在我国华北和东北等东亚钳蝎主产区,5厘米表土的温度常在一10 ℃ 以下,而且土壤含水量亦很低,不利于蝎子的存活。所以,蝎子的冬眠常深人地下30厘米以下,有时甚至70~8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蛰伏。在冬眠期间,蝎子蛰伏于窝穴内,不吃不动,其行为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只有体内必要的生理代谢活动维持在最低水平。这种蛰伏状态,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最为深沉,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也最迟钝,但却极易由于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因为这时是蝎子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最差、最脆弱的时期。此时身体瘦弱、发育不良的个体,由于其抗逆能力较差,或其基础代谢不能长时间维持,往往难以安全度过冬眠期。蝎子的冬眠习性,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但是实践证明,在人为条件下,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这就为发展人工恒温条件下无休眠期养殖,加快蝎子的生长发育进程,进而为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又使蝎子快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进行恒温饲养。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当气温低于10℃ 时便先后开始寻窝冬眠。试验证明,蝎子在28~38℃时,活动时间最长,采食最多,生长繁 殖最快。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装上加温设备,使蝎场内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空气的 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投食、供水等方面与夏季一样。走廊:为便于管理,蝎池四周应留出人行道,宽度以 50 ~ 60 厘米为宜。 蝎池:室内留出人行道后,剩余部分川来建造蝎池。由于室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有一定差别,蝎池的位置应以能充分利用室内最佳温区为原则。据测定,距地平面 80 厘米高度的地方属最佳温区,所以,蝎池底面以高于地平面 70 厘米左右为宜(垛体有一定的高度)。 顶棚:顶棚建成起脊式,用中柱支撑。南坡用竹竿做骨架,扣以塑料薄膜,上覆草苫。北坡用土檩、椽木建造,木板、草泥、稻草等物。 进气孔与天窗: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流通环境,应在日光温室内设置进气孔和天窗,以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气孔的内径一般为 20 厘米,设置在主火道两侧,与主火道平行。这样,室外部分冷空气进人室内时,通过火道近旁高温的加热而变暖,不会因空气流通而降低室温。天窗设在北坡,每个间隔 5 米左右的距离。天窗大小以 40 厘米见方为宜。 立体式饲养池的建造 立体式饲养池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使用,它的优点是养殖量大,易管理,池的大小可根据自己的材料和需要而定。用木板或复合板做成长 80 厘米、宽 60 厘米、高 20厘米的池子。从两头堵头外棱向里量 10 厘米,从底棱向上5 厘米的交点处,钻好 10 毫米的孔,以备组合用。底和内壁用塑料布贴严防止蝎子外逃和保持沙土湿度时木料变质腐烂。再准备3厘米× 5 厘米×20厘米的木腿 4 根,要求木质坚硬,无损疤节。4 根腿用同样的尺寸,从腿角向上量15厘米,用电钻打孔,上每隔 45 厘米都钻好孔,要求钻好的 5 个孔,都在一条直线上。然后,用 10 毫米×50 毫米的螺丝,将池与腿组合起来,这样共组合 5 层。根据房间的大小,加长螺丝可连续进行组合,也可以并列组合。但为了管理上的方便,组合后的池与池之间的路不得小于 6 0厘米。一般 12 米 2 的房屋可组装 50 个池子左右。房屋愈大,组合率愈高。还需要留出备用加温炉的场地。池与墙面要留有 5 ~ 10 厘米的空间,防止墙面过冷和过湿。一切装置安装好以后,用淘净晒干的沙,均匀地铺放在每个池底上,有 2 厘米厚即可,然后放上栖息瓦窝。成蝎池内只放水盘,幼蝎池内要多放水盘和食盘,池内的沙要保持湿度均匀。每个池内投放成蝎 600 ~ 800 只。 恒温养蝎的加温设施 恒温养蝎,其加温设备是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必须做到在严寒的冬天,随时都能把温度提高到 35 ℃ 以上。有条件的安装暖气控温最好,此种方式无污染,温度均匀,易保湿,但需要考虑到输送暖气是否正常和暖气片需要量的多少。采用市场上出售的热水循环炉效果也很好,其优点与暖气一样,但也应考虑到它的大小。冬天室外温度零下10 ℃ 时,每立方米空间 24 小时需燃烧 0 . 5 千克无烟煤进行升温。普通的燃煤炉用来直接加温,烘烤空气比较严重,湿度较难保持,平时可把水壶放在炉上,让其沸腾,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平时要做到常排空气,以免煤气泄漏而造成空气污染。 使用温控电炉,虽然管理很方便,但其费用太高,不宜使用。有些地方使用火炕效果也很好。加温力式很多,要因地制宜,但不管使用哪种加温方式,应尽可能地使温度达到蝎子正常生长与繁殖的需要。 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 35 ℃ 以内,蝎子有明显的趋温性,在 10 ℃ 以下进人冬眠。蝎子的视觉较迟钝,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以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其行走时,尾平展,仅尾节向上卷起。受惊吓时,尾部使劲向后弹,呈刺物状态。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蝎子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三、生长概况:一般情况蝎子在野外生活,从仔蝎到成蝎约需1000天(2年9个月时间);而在南方或温室饲养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一般地讲,东业钳蝎具有较强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是非常顽强的。例如,野生蝎若在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使缺食1年仍不至饿死。常温下,蝎子从仔蝎到成蝎需要 3 年左右的时间,蝎子的繁殖期为4~5年,每年产 l 胎,寿命高达 7 ~8 年,产仔期约5年。在自然条件下的人工养殖蟹与野生蟹的生活史基本相同,且由于家养蝎受到人为的保护和管理,因而其一般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优于野生蝎。而创造恒温(26 ~38 ℃ )条件,可以部分地改变蝎子的生活习性,且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发育,各龄期的蜕皮间隔时间也明显缩短,从仔蝎到成蝎只需8~10个月,交配过的雌蝎3~4个月便可繁殖1次,全年能繁殖2~3次,养蝎的效益可明显增加。蝎子具有变温动物的共同特性,即在1年的生长发育周期中,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人工养蝎时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一特点,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加以掌握,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野生蝎在自然状态下,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充期、休眠期、复苏期4个阶段。 ( 1 )生长期从“清明”到“白露,( 150 ~ 160 天),是蝎子全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好的阶段,故称为生长期。每当“清明”前后,气温逐渐回升,气候逐渐转暖,昆虫开始复苏出蛰,野生蝎的天然适口食物随之逐渐增多,蝎子的消化能力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强,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也日渐加大。在此期间,以“夏至”至“处暑”活动最为活跃,取食量增大,新陈代谢最为旺盛,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高峰时期。蝎子的交配和产仔也大都是在此期间进行的。 ( 2 )填充期 从“秋分”至“霜降”期间( 45 ~ 50 天), 是野生蝎积累和贮存营养,为进人冬眠进行生理准备的阶段,故称为填充期。自“秋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野生蝎在此期间食量大增,尽量饱食,并将摄取的营养转化为脂肪贮积起来,以便供给冬季休眠期和来年复苏期内所需的营养消耗。 ( 3 )休眠期 “立冬”至“雨水”期间( 120 ~130 天) , 野生蝎的生长发育完全停滞,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进人蜷伏休眠状态,以安全度过不良环境条件,故称为休眠期或蛰伏期。秋末冬初,野生蝎即停止采食等活动,大多数个体转移潜伏于距地表 30~80 厘米深的窝穴内,缩拢起触肢与步足,尾部上卷,蛰伏越冬。 ( 4 )复苏期 从“惊蛰”至“清明” ( 30 ~ 50 天),此时严冬已过,暖春将临,处于休眠状态的野生蝎开始苏醒出蛰,故称为复苏期。 “惊蛰”以后,气温开始上升,野生蝎便由静止状态逐渐转人活动状态,此过程即为复苏。但由于早春气温偏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时蝎子的消化能力和代谢水平还较低,其活动时间和范围也都不大,除白天晒暖时间逐渐有所增长外,夜间很少出窝活动。此时蝎子只能凭借躯体所具有的吸湿功能自环境中吸收少量的水分,利用填充期所贮积的营养物质和食人少量的风化土来维持生命。四、生命周期:蝎子的一般寿命大约8年左右,而繁殖产仔期约有5年左右。按生长发育阶段为分为1-7龄蝎、孕产蝎。其中1-7龄蝎的年龄不是按年度计算,而是按脱衣次数计算。在温室条件下仔蝎的4天左右可长到1~2龄;50天左右可长到2~3龄,105天左右可长到3~4龄;160天左右可长到4~5龄;215天左右可长到5~6龄大约; 280天左右可长到6~7龄。与一般动物不同,蝎子在个体生长过程中体长随蜕皮呈跳跃式增加,而体重是呈渐进增长的。据此,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蝎龄。(表1)蝎子的不同龄期体长、体重对照表龄期 体长(厘米) 体重(毫克) 蜕皮时间 1 2 3 4 5 6 7 1 1.5 2.0 2.7 3.4 4.1 4.8 15.2 24.0 81.2 231.5 497.1 923.5 1240.0 出生后第5天 9月下旬第2年6月下旬 8月下旬第3年6月上旬 8月下旬蝎子在饲养过程中,即使是同时繁殖出的蝎子,在生长中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就会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 皮的。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先多准备一些蝎池,将同龄蝎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 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1)个体生长 蝎子的生殖方式为卵胎生(或称为假胎) ,从仔蝎自母体内产出到发育为成蝎,虽不经历变态过程,但需要经过 6 次蜕皮。在我国北方地区,野生状态下的东亚钳蝎完成这一生长发育周期,大约需要 3 年的时间。幼蝎的个体生长发育是与蜕皮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蜕 1 次皮,幼蝎体长便迅速增加,体重和体积增大,体色也随之有所变化。野生状态下或自然条件下养殖的母蝎,一般于 7 月中旬至 8 月初繁殖产仔,幼蝎自母体内产出,即表示新一世代生活史的开始。刚出生的幼蝎称为 1 龄蝎,以后每蜕 1 次皮即增加 1 龄,经过 6 次蜕皮后,即变成 7 龄蝎,也就是成蝎。幼蝎刚出生时身体很小,体长约1厘米左石,体重约 0 . 02 克,体柔软、略显肥胖, 呈乳白色,附肢及后腹部(尾部)折叠于身体腹面,以后很快相继展开,呈现出蝎的形状。一般气温在 25 ~ 28 ℃ 时,幼蝎从出生至第 1 次蜕皮约需 5 天;当气温达到 30 ℃ 以上时,仅需 3 天左右即从 1 龄进入 2 龄。 2 龄蝎较 1 龄蝎的体形和体色均发生明显变化。首先是体色变深,由原来的乳白色渐渐转变为淡黄至淡揭色;同时体形变得细长,体长增至1.5厘米左右,体重约达到 0 . 025 克左右。 2 龄阶段延续时间大约为 2 个月,直到 9 月下旬前后开始进行第 2 次蜕皮。整个 2 龄期间,蝎体变化不大,只是体粗和体重有所增加,体色有所加深,身体各部分的特征更明显一些。体色变为褐色后,再过 5 ~7 天,幼蝎便离开母蝎背部独立生活。这时,幼蝎的活动能力增强,尾针可以蛰刺,并能排出少量毒液,有捕食小虫的能力,可在夜间四处活动,捕获食物。由 2 龄转变为 3 龄的时间为 9 月下旬,体长即由 1 . 5 厘米增加到 2 厘米左右,体重也增加到大约 0 . 5 克。由于 3 龄蝎变得比较活泼,捕食能力增强,取食量增加,所以体型迅速增长,体重也随之明显增加。3 龄幼蝎在 40 天左右吃肥,贮积足够的营养准备越冬。 10 月下旬进人冬眠,翌年清明前后起蛰, 5 月以后随气温升高,幼蝎进食又达到一个高峰。至翌年 6~7 月,体重达到高峰,又准备第 3 次蜕皮。经过第3次蜕皮以后,即进入4龄阶段。此时,体色转变为灰褐色,体长达2.7~3厘米,体重达0.8~1克。同年8~9月再进行第4次蜕皮,长成5龄蝎,体长增加至约3.5厘米,体重也进一步增加,然后进入冬眠。第3年,5龄蝎于67月份蜕一次皮,便成6龄蝎,体长增至44.5厘米;9月前后蜕最后一次皮,变为7龄蝎,即长成成蝎,体长达到5厘米左右。成蝎以后不再蜕皮,因此体长也不再增加但体形可以变粗,体重也可略有增加。一般到第3年末即达到性成熟,到来年夏天开始繁殖。(2)蜕皮现象 蜕皮是蝎子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生长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生长行为。个体生长结束,蜕皮也随之停止。与其他节肢动物(如昆虫等)一样,尽管蝎子的蜕皮是必然的但也必须具备适宜的先决条件,才能发生正常蜕皮现象。首先,要有充分的营养,这是保证蝎体正常生长发育、储存能量、积累养分和体积增大的关键。若营养不当,幼蟹的生长发育就会变得迟缓,蜕皮的时间也相应推后。其次,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当日平均气温25~35℃ 、土壤湿度10 %~15%时,对蝎子的蜕皮最为有利,高温高湿不利于蜕皮,甚至造成死亡。三是密度要适中,蝎口密度过大时,往往会造成蜕皮时间不集中,且密度越大,蜕皮时间差异亦越大,甚至发生群体内互相残食的现象。所以,在人工养殖时,尤其要注意密度管理。蝎子在蜕皮前,一般均有明显的征兆。多数情况下,大约在蜕皮前一周即停止取食,活动明显减弱,皮肤粗糙,体节明显,腹部肥大,并进入一种半休眠状态.。但是,l 龄蝎由于尚未离开母体,其蜕皮活动比较特殊,l龄蝎蜕皮时,用尾刺钩住母体的体节间隙,头部朝下倒悬,随着体躯的不断扭动,迫使头胸部的旧表皮首先破裂,然后借体躯继续扭动及重力作用,逐渐蜕出整个蝎体,并自母体掉落在地面上,顷刻又爬上母背。以后的各次蜕皮则主要借助外物进行。蜕皮时,蝎常用步足抓住石块、砖瓦、泥土等作为固着点,并借肌肉的收缩产生躯体扭动,使旧表皮自头胸部背面首先开裂,将头胸部先蜕出,然后依次蜕出前胸部和后腹部。刚蜕皮后的新一龄蝎体明显增大,身体柔软并有光泽,肌肉细嫩,抗逆力差,极易遭受天敌或其他蝎子的侵袭和残食。蝎子蜕皮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 小时以上。幼蝎的第1次蜕皮时间较整齐;以后几次蜕皮,常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个体间生长发育极不一致,而造成蜕皮时间参差不齐,多的甚至相差 3 个月以上。而恒温养蝎、常温养蝎与野生蝎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基本上改变了蝎子的生长时间和繁殖周期。在恒温饲养中,蝎子的寿命一般为3 ~ 4 年,受精卵在卵巢中发育成熟大约需 70 天,成熟的卵再经过 40 天左右的胚胎发育期,继而以仔蝎形态分娩。分娩时间一般为 50 ~ 120 分钟不等,仔蝎在 45 小时至 80 小时基本上完成第一次蜕皮。第一次蜕皮时间显得特别整齐,后隔 36 天开始出现第二次蜕皮,进人 3 龄蝎,但此次蜕变可明显地分辨出其仔蝎发育的快慢,有的竟相差 10 余天。其后每隔 2 个月左右幼蝎蜕变一次。从初生幼蝎到成蝎一般生长期在 8 ~ 10 个月左右。由于每只蝎子的生理状况不一,另外再加上管理环节上的原因,生长期最多可相差 2 ~ 3 个月,这也是筛选品种优劣的先决条件。一只成熟的雌蝎,一年最多可产 3 次仔,两年时间可产 5 次,但一般产仔 4 ~5 次后,则出现老化现象。 ( 3 )行为发育 蝎子的行为发育是与个体生长同步进行的,因此它也是个体发育的组成部分。 1 龄蝎自母体产出后,并不在地面上生活,更不具捕食的能力,而是趴在母蝎背部,靠继续消耗自身胚胎发育残存的卵黄营养为生。幼蝎在母体背部常头端向外,整齐地排列于两侧。 1 龄蝎身体弱小,活动微弱,有时只轻轻蠕动,而无明显的爬行动作。此时若掉离母体,常很快死亡。蜕皮后的 2 龄蝎,由于在蜕皮过程中纷纷自母背落下,因此蜕皮后又迅速爬回到母背上,体色变为褐色后再经 1 周左右,离开母体行独立生活。此时的 2 龄蝎活动能力已大为增强,既能在夜间外出,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独立安家落户,又可借助尾刺,鳌刺猎物或进行自卫。 2 龄蝎食欲旺盛,可全天进食,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常发生互相残杀的现象。 3 龄蝎进人取食的高峰期。在野生状态下,到了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 3 龄蝎食欲极强,食量增加,为准备越冬积累营养。由此可见,从刚出生的 1 龄蝎和蜕皮后的 2 龄蝎,从趴背到下地活动,从不能取食到能主动捕食,蝎子即完成了其基本行为的发育。除此之外,蝎子的生殖行为要待 7 龄(成蝎)后才发育完全。 ( 4 ) 养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首先要挑选个大、健壮的公蝎。俗话说:“母蝎好好一窝,公蝎好好一坡。”雌雄交配后,最好分开饲养。饲养种蝎的蝎窝要清洁安静,饲料要新鲜多样,温湿度要正常,密度要适当放宽。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 瓶和池于一体,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实践证明,此种养法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 率,适宜3龄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就能培养出身体健壮,品质优良的蝎群。引种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春、夏、秋三季进行,尤以春、秋两季为佳。因为在春、秋季节气温和湿度都适宜,便于蝎子的运输,即使在运输时加大蝎子密度,一般也不会死亡,而且蝎子即将进人繁殖期,便于当年产仔,提高经济效益。引进的种蝎不同一场所,需在种蝎合群前一周内,各喷洒有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合群后互相认可,避免撕杀,咬斗。在有的养蝎场里,一年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杂交育种,茬次较多,每月都有孕蝎待产,可以周年提供优质蝎种源。刚引进的种蝎,不要急于投放在池内,最好放在较大的盆里,然后逐个进行“分级”(引进种蝎时,雄蝎已分离出来,可以投放池中)。其具体做法是:用镊子夹住蝎子的尾根二三竺节处,蝎子自动卷曲,可观察其腹部。发现待产蝎,便可将其放人装有 3 厘米厚沙土的产仔瓶内。每瓶可放两只,沙土的湿度潮湿即可。瓶内投放黄粉虫两条,让其自由食取。然后将装有待产蝎的产仔瓶集中起来,放在产仔室的产仔架上。把剩下的孕蝎可以投放在饲养池中饲养观察,每隔几天要“分级”一次。在日常管理中,每天要逐个检查产仔瓶,发现有产仔的,要把没产的母蝎夹人另一瓶中,让已产仔的单个或两个放在一起,记录好出生日期,以便日后管理。瓶中的沙土过于干燥时,可用海绵或其他容器顺瓶壁滴水,使其保湿。发现有腐烂变质的死虫,及时清理出来。运输方法 引进种蝎时,如果路途远,要注意密度不可过大,否则易使蝎子挤压受伤,造成孕蝎流产或形成死胎。常用的运输方法是:先把种蝎装人洁净、无破损的编织袋中,每袋重量在 1 . 5 千克左右,然后把编织袋平放在运输箱中,运输箱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在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颠簸。夏季运输时要注意预防高温,冬季要防寒。 蝎子的杂交选育工作分为专业和人工养蝎选育两个方面。专业研究机构应从科研方面加强对各地钳蝎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摸清不同品种的地理分布、种质资源、品种性状、饲养特点等,以便推广良种,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还应在现有养殖品种中进行人工选育,提高人工养蝎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人工养蝎的选种,首先要注意减少和避免近亲繁殖,近亲繁殖后代会逐渐退化,体质变差,个体变小,繁殖率下降,要把血缘关系远的仔蝎合并饲养。要经常和其他养蝎户交换同龄蝎,达到远亲繁殖的目的。要注意挑选体型大、爬行快、体健壮、背部有光泽,腹部饱满的雌蝎作母本,以外地引进的雄蝎作父本,进行杂交,并保留产仔多的种源和后代,逐步繁育成比较好的高产种蝎。应注意将产仔率低、母性差的母蝎及时淘汰。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时期进行:第一次选种在 4 ~ 5 龄中型蝎中进行。通过日常观察,挑选体形大、健壮活泼、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感染后自愈能力强的个体,集中单室饲养,留做种蝎。第二次选种在种蝎交配产完第一胎后进行。重点对象为产仔早、产仔率高、母性强、仔蝎质量好的母蝎作种。坚持逐年连续选种,通过经常性地选优去劣,即可保持和发挥蝎子的优良特性,有利于稳产高产    1 )性成熟 蝎子的性发育与个体生长发育是同步进行的,当个体生长及行为发育基本完成时,性发育也就成熟了。蝎子性成熟的标志是交配行为的发生。雌蝎繁殖仔蝎数量的多少关系到今后养蝎效益的大小,所以雌蝎与雄蝎的交配以及孕蝎产仔期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5~6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在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约在 8 月份前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一次发情时,必经立即放公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一般为 3 : 1 ,即“ 3 雌 1 雄”。在自然条件下,野生蝎完成性发育约需26个月左右,即 6 龄后期性发育便成熟,至7 龄已是性成熟蝎。雄蝎与雌蝎在性发育上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雄蝎发育稍快,往往比雌蝎提前2个月达性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营养及管理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冬眠被打破,大大加快了蝎体发育的进程,所以性发育及繁殖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一般仅需10~12个月,即可性成熟。引进的种蝎,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腹部和两侧看,发现里面有大米粒状胚胎,甚至从腹部看到仔蟹背上的条纹,这种情况叫待产蝎。分娩时时间近则两三天,多则十余天。另一种情况是从背面看到肚腹隆大,而从腹部则看不到有大米粒状的胚胎形成,但从侧面却模糊地看到棕黄色的卵粒,这种情况叫孕蝎。如果温度控制在 32 ~ 36 ℃ 之间,大部分在 40 天之内的时间里分娩。 2 )交配 自然条件下,雌蝎每年一般有两次交配期,产前交配多在5 ~6 月,至7~8月产仔;产后交配在 8 ~ 9 月间,即约在母蝎产仔后15天,当初生幼蝎第1次蜕皮脱离母体自行活动后,母蝎就会发情,进入第2个交配期。雄蝎每年也仅有两次交配期,一只雄蝎每次一般只能与1~2只雌蝎交配,健壮的雄蝎有时可交配3只雌蝎。之后,雄蝎要待3~4 个月后,才能再同雌蝎交配。而在人工养殖、特别是无休眠期养殖条件下,雌、雄蝎的交配期和交配次数都会有所变化。在恒温养殖条件下,蝎群随时可以进行交配。多在晚间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交配活动的适宜温度在22~34 ℃之间。交配前雌蝎自体内释放出性诱激素,招引雄蝎;雄蝎交配前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样子,将后腹部翘起,来回摆动并追逐雌蝎,一旦找到便会进行交配,若找不到,便会将精荚排在瓦片或石块上。雄蝎在发情、交配前这段时间较长,一般约有15~30分钟时间或更长一些。 东亚钳蝎雄蝎多在6~7月在交配时,便用触肢的钳指紧紧钳住雌蝎的触肢不放,并将雌蝎拖来拖去,转圈爬行,形如舞蹈。雄蝎尾巴同时上翘,并不停地摇动,栉板也不断摆动,以探索地面的情况,寻找合适的交配场所。若能找到平坦的石片或坚硬的地面则已,否则雄蝎就用第 1 、 2 对步足将身下的土刨细、铺平、踏实,为雌蝎受精做准备。该过程大约持续15分钟。接着,雄蝎全身抖动着将雌蝎拉紧,并伸过自己的头胸部与雌蝎的头胸部接触,然后翘起第 1 、 2 对步足交替抚摸雌蝎的生殖厣及其附近。紧接着,雄蝎后腹部作剧烈上下摆动,生殖庵打开,前腹部接近地面产出精荚,精荚牢牢地粘在石块或地面上。然后雄蝎抖动着后退,并慢慢抬起前腹部,随之将精荚全部抽出,倾斜固着于地面,与地面约成 70 角固着于地面。与此同时,雄蝎将雌蝎拉过来,雌蝎的生殖厣打开并前移。当生殖腔触及精荚瓣的尖端时,精荚的上半部便插人雌蝎的生殖腔中,并随之破裂,逸出精液进人雌蝎生殖系统的纳精囊中,即完成交配过程。雌蝎由于受到刺痛便猛然后退挣脱雄蝎的钳制,使精荚抽出倒于地面(也有精荚全部进入雌蝎的生殖腔不再出来的)。进入雌蝎体内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就是蝎子的受精过程。该过程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当然,交配并非都是十分顺利,也有许多不成功的情况。如有的不能排出精荚,有的排出精荚以后,不能刺入雌蟹生殖腔内,仍完整立于地面如用镊子轻轻一夹精荚基部,便有乳白色精液自精荚瓣溢出。如果地面只剩下大量倒下的破碎的精荚,则表明交配成功率很高。雌蟹交配受精后,精子可在纳精囊内长期储存并存活。因此可连续产仔4年;但若得不到连年交配,其产仔数量和成活率都会下降。交配后的雄蝎,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一小部分死亡,这是正常现象,人工养殖时也不必担心。蝎子的寿命5~8年。蝎子交配期的管理,关键在于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使雄蝎和雌蝎能在良好的环境中顺利完成交配。这些条件是: ①温度在28~38℃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温度越高交配成功率就越高。 ② 避免强光照射。强光会使蝎子交配过程显著延长或中断,光线微弱能诱发其交配。 ③ 蝎子怕风。无风和微风天气有利于进行交配。 ④地面平坦、坚实,且有一定摩擦力,这样有利于固定精荚,可使蝎子顺利完成交配。 ⑤ 蝎子胆小,怕惊扰,应为其创造隐蔽、安静的交配环境。 3 )产仔 :东亚钳蝎约在7~8月间产仔。即将临产的孕蝎,通常在产前 3 ~ 5 天内不进食,不爱活动,可以透过饱满的前腹部,看到发育成熟的卵胎。蝎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气温在30~38℃之间产仔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壳由灰黄色逐渐转变为浅灰色,体积亦不断增大,当长到 1/2麦粒大时,卵壳开始退化,胚胎逐渐发育成仔蝎形状;至卵壳退化变薄成白色透亮、且仔蝎背板甲纹明显出现时,即标志着胚胎发育成熟和在母体内孵化过程的结束。受精卵在雌蝎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和孵化的过程,是随着季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受到低温的影响,在母体内的胚胎发育和孵化过程就会延续或停止。卵胎生的种类的卵大,为端黄卵,行不全卵裂,在卵巢管腔内发育。胎生种类的卵几乎无卵黄,行完全均等卵裂。南方链蝎的卵在卵巢的盲管内发育。胚胎在盲管的端部,此处再延伸出一管,其终端是一簇吸收细胞,紧靠着消化系统的盲囊,吸收养料顺管传送给胚胎,有点象哺乳动物的脐带。发育经历数月甚至1年多。幼蝎6~90个不等,因种类而异。母蝎在临产前,表现出十分不安的样子,通常在背光安静的石块或瓦片下,洞穴内较潮湿的地方产仔。用触肢和第 4 对步足将体躯撑起,用第 1 ~ 3 对步足交替挖土,并用尾部将挖出的土推平,大约经2~3 小时,即可挖出杏核大小的土坑。之后,母蝎将第 3 、 4 对步足撑高体躯,第1 、2 对步足向内合抱,头胸部和前腹部向前倾斜,接近地面,栉板下垂,生殖厣打开,将仔蝎娩人土坑中。若干只初生仔蝎多堆集在母蝎前腹部下方,表面覆有白色透明状黏液(即退化的卵壳),个体间相互粘连。仔蝎的附肢缩拢在头胸部及前腹部下方,后腹部亦由第1 尾节处向下折叠于缩拢的步足之下。起初仔蝎不能活动,约经半小时后,黏液略干,附肢逐渐可以伸展活动,尾部也逐渐展开并向背方弯曲。幼蝎长约1厘米,色乳白,仅眼丘黑色;体和附肢上的齿、突起和爪都尚未长成;在母背上不吃任何食物。5天后脱皮成2龄蝎,体长达1.5厘米以上,仍生活于母背。约1周后脱离母体营独立生活。共经5次脱皮(6龄蝎),到第3年才变为成蝎,但到第4年秋天才能繁殖。从出生到繁殖,约需3年时间,大致可以连续繁殖5年,其寿命达8年。它们先后沿着母蝎的附肢陆续爬上母背,其位置大多头部朝外,相互靠拢,排列整齐,这样既不妨碍母体步足运动,又有利于得到母体的保护。这时的仔蝎即进人吸收蜕变期。母蝎的产仔均为一次性娩出,平均每胎可产15 ~ 35 只,个别高产者可达40~60只。但产仔过程常常是分批完成的,即每产仔 4 ~ 5 只后,间隔约半小时左右,再产第 2 批、第 3 批 … … 。母蝎完成一次产仔周期,即从开始挖坑到初生仔蝎全部上背,一般约需 5 ~ 8 小时。温度在 37 ℃ 以上,一胎产完只需20 ~30 分钟。待初生仔蝎全部上背后,母蝎即改变产仔时所持的姿势,开始卷伏于土坑内,进人产后息养期此时母蝎已完全恢复了常态,后腹部向上弯曲,时刻保护着背上的幼蝎。如果有几只同时产仔而受到干扰影响时,则有的母蝎会将背上的小揭抛弃。而这些抛弃的小蝎往往会集中到1只母蝎背上,有时在1只母蝎背上可多达70~80 只小蝎。有时孕蝎在产完小蝎后,还会产下几粒高粱米大小的黄褐色颗粒,这是死胎。造成死胎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是由于环境长期干操和母蝎衰老所致,在自然条件下,野生蝎子也会产生这种现象;有时所产下的小蝎长时间不见活动,这也是死仔蝎,可能大多是母蝎在临产前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物理和化学等有害物伤害所致。母蝎产后息养期的长短与仔蝎的吸收蜕变期相同,在此阶段内,母蝎基本停食,处于不活动或很少活动状态,专心致志地监护着它的幼仔,以免受到意外伤害。以便使机体得到短时期的休养。而爬伏于母背上的初生仔蝎,在此期间,一方面继续吸收体内胚胎发育剩余的卵黄,一方面开始出生后的第一次蜕皮,待卵黄被完全吸收并蜕下乳白色的胎皮后,亦即结束了吸收蜕变期。产后息养期和吸收蜕变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一般在 7 ~ 8 月份,只需 5 ~ 7 天即可结束。完成这一过程的标志是母、仔蝎开始分离。母蝎恢复觅食活动,经 15 ~ 20 天后,便可进人下一个周期的发情交配和生殖活动;而仔蝎也已脱离母体,开始了自由活动。

特邀主编老师 小草 点评:

生物:蝎子的养殖素材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