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2年高一历史课时作业: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二)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3-08 08:42:3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2.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答案》d 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答案》c 4.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答案》c 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变法的推行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试题较好值得借鉴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