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生物教案>>生物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生物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hq@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6-01 10:46:1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特邀主编老师 chq@ks5u.com 点评:

高三生物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