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练:5.8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人民版选修4)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12-14 14:04:4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解析:之所以出现“徘徊”,主要是因为指导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答案:a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巨大影响。答案:b 3.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一限制语。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它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答案:d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其进步性最主要在于(  )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d 5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这段话的实际含义是(  ) a.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b.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