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导学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2.5 杜甫诗三首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百变虾

更新时间2013-12-15 11:59:5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达则兼善天下”是历代儒生立身处世的最高标准,然而,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活在万方多难、风雨飘摇的时代,个人命运苦不堪言,却在人生最为艰难的时期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形容自己。他就是杜甫。这位仁德宽厚的诗人的诗中流露的是深广的忧患意识,体现出的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美的美学特征。学习杜诗,一要感受杜甫的高尚情怀,二要体会杜诗谨严的句法、章法。 本课所选的三首杜甫诗歌,都是诗人晚年的作品。《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着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其时诗人客居四川夔州,在秋风萧瑟的傍晚,诗人目睹满地枫叶、遮天阴云,忧国思家之情涌上笔端,写成《秋兴八首》。《咏怀古迹》(其三)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杜甫深感其人其事,写了五首咏怀古迹的诗,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本文是第三首,吟咏的是王昭君。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登高》写于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此时杜甫已55岁,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值其节日,诗人独登高台,举目临眺,百感交集。于是,写就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后,诗人病死于湘江中的一条船上。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

特邀主编老师 wangzhong@ks5u.com 点评: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2.5 杜甫诗三首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