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二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以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一)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4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5-04 20:34:4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皇权专制 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 ”制度; 2.特点:皇帝有 的地位;国家的 、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弊端:具有 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4.演变:以 、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二)调整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措施 1.调整原因:为防范宰相 ;加强统治提高 ;弥补政事繁多宰相才干不足。 2.措施:秦朝设丞相,以 分割其军权。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通过建立“ ”对抗“外朝”;唐朝通过建立 、 、 ,将相权一分为三;同时在门下省设立 作为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宋代设立中书门下,长官称 ,后又设 为副相,同时还设 管理军事,另设 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3.结果: 逐步加强,相劝被分散和削弱。(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 范围内,由 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1)含义:由 查访合适的人才向 推荐,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 ;魏晋南北朝时以 为基础选拔官员。(3)评价: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其形式都是 ,操权于上,民意无从体现。 3.科举制:(1)含义:是通过 选官的制度;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