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版必修2)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4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5-05 17:52:04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召开的背景 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邓小平在会议召开之前的《 》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二)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 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停止了“ ”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 3.组织路线: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集体领导; 4.提出大力精简各级机构,认真解决党政不分、 、以政带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三)评价:开辟了 建设的新道路,标志着 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揭开了 的序幕。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从 到 的历程:(一)农村 1.过程:1978年12月,安徽省农民自发秘密实行 ,并取得空前大丰收,1980年 省首先取消人民公社。农村的改革势头得到 的支持。到1983年初全国实行 制的地区已经达到93%。 2.意义:是中国农村 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二)城市 1984年10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 》,提出把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 ,从农业转向 ;到1987年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 制,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 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