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3年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检测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人民版必修2)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5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6-14 13:29:0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2.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3.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