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大众传媒的更新(人民版必修2)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7-13 21:56:2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学习目标》 1.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重点难点》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内因:一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进入19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动荡社会的信息,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外因: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过程:近代报刊按办报人员国籍可分两类:一是在华传教士办报;二是国人办报:又可分为新闻、商情、政论性及通俗性报刊四类。 (1)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 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2)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873年汉口《 》的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成为推进 、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 》、《时务报》。 (3).民国成立后, 性报刊更加活跃。通俗性报刊的特点:采用 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根据的 与 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