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物理学案>>物理学案导学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高三物理学案(2013年9月):万有引力与航天3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物理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带发修行

更新时间2014-11-29 14:15:5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高三理科班 姓名 时间:2013年 9月21日 星期六课题:万有引力与航天2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一、《学习目标》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应用.2.理解环绕速度的含义并会求解.二、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质疑提升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板块一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讲义中考点三的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点、考点梳理。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m 卫星做 运动,动能 ; 板块二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讲义中考点三的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点、考点梳理。 1.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既是发射卫星的最 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 度. 2.第一宇宙速度的求法: (1)=m,所以v1= (2)mg=,所以v1= 板块三.双星系统模型的特点: (1)两星都绕它们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两星的角速度、周期相等. (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它们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3)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即 r1+r2=l. 2.双星系统模型的三大规律: (1)双星系统的周期、角速度相同. (2)轨道半径之比与质量成反比. (3)双星系统的周期的平方与双星间距离的三次方之比只与双星的总质量有关,而与双星个体的质量无关. 对学:两人小对子 ①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②重点交流:什么时候机械能会增加? (3min) b、群学1 五人互助组重点讨论: 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 群学2:十人共同体大组长主持:获得任务后,物理课研组长组织3名同学预展并进行展示板面规划。 ·剩余同学在物理组长的带领下继续寻求帮助,组内帮辅,争取人人过关。(10min ) 教师选题 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 轨道上,b点距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的中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天 宫一号”飞行几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5所示.已知“天 宫一号”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 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在椭圆轨道的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预定圆轨道的b点的向心加速度 b.“天宫一号”从a点开始沿椭圆轨道向 b点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c.“天宫一号”从a点开始沿椭圆轨道向 b点运行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由题中给出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m= 二、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宇宙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飞天,并于6月18日14∶00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发射时,“神舟九号”宇宙飞船首先要发射到离地面很近的圆轨道,然后经过多次变轨后,最终与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之后,整体保持在距地面高度仍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继续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神舟九号”宇宙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之比. 三.双星系统模型的特点 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 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 的(  )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特邀主编老师 wodeshangchuang@126.com 点评: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高三物理学案(2013年9月):万有引力与航天3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