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备课教案

2014年高二历史教案:9.2 维新运动的兴起(人教版选修1)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4-03-10 19:57:1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课标要求了解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政治主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 1、早期改良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主张。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 3、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分析维新思想形成的背景,总结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 2、历史比较:比较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的维新思想特点。 3、问题探究:探究维新活动的深远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3、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学习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体会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